




2021-12-07
新型变异新冠病毒引起全球的高度警惕,目前已经有38个国家及地区出现了“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为了防范“奥密克戎”扩散,全球至少有32个国家、地区收紧对南非等非洲国家的入境限制。超4成国家、地区“叫停”部分非洲国家的航班,近6成国家、地区禁止部分非洲国家旅客入境,其中,以色列和日本两国关闭边境,采取暂停外国人入境措施。
原油重挫、股市暴跌、航班停飞……欧洲多国已经查出“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变异病毒带来的一系列后续反应让全球高度紧张!经济遭遇突然打击,国际贸易和物流再次拉响警报!
有媒体和专家将其形容为“迄今为止最糟糕的变异病毒”,多国已发布旅行禁令,美国紧急切断8国航班入境,英国、欧盟等多地已叫停来自非洲国家的航班。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丹麦等国宣布暂停非洲八国入境,此外欧盟建议成员国都暂停所有往来南部非洲的航班。
严峻的疫情形势对于海运也造成了冲击,不少航运公司面临着停航和涨价的问题。持续的港口限制和运输成本的不断上升,带来的是运输受阻和交付延迟,塑料全球供应链恐再陷泥潭。
无论是航线禁飞、禁止入境,还是全境封锁,运输暂停,都显示出了全球各国对于病毒严阵以待,坚决杜绝传播的决心和力度。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停工停产,这对于当地化工产业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而据塑姐了解,这些严防死守的国家和地区内,覆盖了不少国际化工巨头。这其中不乏杜邦、巴斯夫、利安德巴塞尔、三菱化学、LG化学、沙特基础工业,拜耳等全球知名化工企业。
如今海外疫情严峻,30余个国家开始加严管控,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多个行业生产受限,产能受阻,塑料化工行业也呈现暂停状态。由于工厂停工、工人无法复工、原材料短缺等问题,诸多塑料化工企业供应链面临“原料荒”。需求方面,海外需求市场本已内需乏力,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发酵,更使得化工产业的出口不断下降。各国的禁飞政策也会影响塑料化工品的消费预期。
而在环环相扣且错综复杂的塑料化工产业链,塑料化工巨头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下游多个环节也会出现雪球效应,受到相应的影响无法正常开工运作。据涂料采购网查阅,以上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化工企业所覆盖的化工品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具有海外垄断格局的己二胺、己二腈、高端钛白粉、有机硅等细分产品。
那么海外巨头的停滞是否会对国内造成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据工信部数据,在130多种关键基础化工材料中,我国32%的品种仍为空白,52%的品种仍依赖进口。如高端电子化学品、高端功能材料、高端聚烯烃等,难以满足经济与民生需求。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约为2210万吨,国内自给率提升到65%,但产值仅占国内化工总产值的5%,与10%的世界占比差距明显。
这也就意味着,海外石化龙头企业产品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在国内难以迅速找到同级的替代品,一旦无法获取原料,我国塑料化工企业乃至下游行业均会出现“无米下锅”的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