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买椟还珠”的成语我们都熟悉,“炒球鞋”的热潮这几年也屡屡上热搜,但你听说过炒鞋盒吗?
据报道,近年来,出现了专门为潮鞋爱好者打造的球鞋收纳盒,一批潮流鞋盒品牌开始崛起,一些潮流社区也推出品牌原创鞋盒。在电商平台上,从普通的侧开透明款到品牌联名限定款,鞋盒的售价从100元出头到近400元不等,不少抢到货源的玩家除了自己收藏外,还有的是以高于原价数倍的价格转手销售,从中获利。多款原价几百元的鞋盒当前价格已翻数倍,甚至不乏高达2000多元。
“拥有一堵‘鞋墙’几乎是所有球鞋玩家的梦想。但要想让‘鞋墙’好看,使用传统的鞋柜和鞋盒肯定不合适。”刘晨告诉记者。
在这一需求驱动下,个性化球鞋收纳盒逐渐走红市场,无数看准其中商机的商家开始制作、销售起个性化鞋盒来。这些透明鞋盒能全方位展示球鞋,无疑更能满足玩家追求炫酷的要求。
除了基础的透明款外,不少商家为了提高玩家的购买欲望,还特意在鞋盒内设置了灯光、色彩等更多的元素,以凸显球鞋摆放在其中的效果。单个价格也按照功能、材质的不同,从几元到数百元应有尽有。记者注意到,不少店铺月销量都在上千单,不乏有商家达到上万单。
“这些个性化鞋盒价格虽然远高于传统鞋盒,但明显时尚感更强。”刘晨说,“如今90后是球鞋市场的消费主体,只要迎合他们的追求,通常都会买单。”
鞋盒生意:卖鞋盒年赚百万元有品牌年销售额破亿
“鞋盒对于年轻人的意义就是晒鞋。”在淘宝经营着一家鞋盒店铺的老雷(化名)告诉记者,“球鞋的火爆直接带动着周边商品的爆发。”
老雷进入这一行源于误打误撞。此前他计划趁球鞋市场火爆时入行,但一番盘算后发现自己手上没那么多资金。在小红书上翻了一圈后他意外发现不少UP主都喜欢用鞋墙来展示自己所购买收藏的球鞋,下面无数粉丝留言点赞并咨询购买链接,这让他打起鞋盒生意的念头,“那么多人买鞋,总需要盒子来展示吧。”
老雷很快发现,这门生意原来有着难以想象的市场。为了满足玩家不断提升的需求,老雷也开始扩大商品线,从最初只销售普通的侧开透明款鞋盒,扩展到一些自带灯光效果,甚至电子自动开关门等款式的鞋盒,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如今卖鞋盒,老雷每年能赚到近百万元,“我还算一般的,据说业内一些做得比较早的,每年能轻松获利几百万元,而一些生产鞋盒的头部品牌,每年的销售额能破亿元。”
玩家的热情推动着鞋盒市场逐渐爆发,多个专门为潮鞋爱好者打造的球鞋收纳盒品牌涌现。比如据媒体报道,鞋盒市场头部品牌“GOTO”仅在2019年销售额就已经过亿。“市面上不仅只有传统品牌,一些潮流社区也相继推出了品牌原创鞋盒。”阿旭告诉记者。
“鞋盒市场如今同样趋于品牌化。”老雷说,“玩家的热情推动着市场的正规化,今后有品牌的鞋盒会获得玩家群体,而当下一些杂牌也会被市场大浪淘沙过滤掉。”
击鼓传花:看似炒鞋盒实则被“收割”
炒鞋盒与炒鞋一样有风险。
“之前在二手平台收过多个联名款鞋盒,原计划等价格上涨后再卖出去。但没想到价格一路下滑,挂在网上迟迟没人买,最终砸在手中了。”老雷无奈地表示。
“对于意图通过炒鞋盒而获利的普通玩家而言,盲目囤货风险极大。”老雷说,“并非每个联名款都被市场看好,盲目入手很容易陷入鞋盒砸在手中的处境。”
老雷告诉记者,不同于此前动辄数千元的球鞋利润,鞋盒溢价空间相对较小。即使玩家赌对潮流,每个鞋盒也只能赚到几百元。但玩家为此除了需要大量资金外,还需要对鞋盒潮流趋势、玩家喜爱度等因素格外熟悉,否则很容易看走眼而亏得血本无归。
“部分品牌为了提高玩家购买欲望,打造‘联名’、‘限量’已成常态,久而久之玩家也容易疲劳。”刘晨身边不乏炒作鞋盒而亏损10多万元的朋友,“鞋盒制作门槛较低,导致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鞋盒品牌,也决定了其溢价力较低。而这些鞋盒品牌即使再联名限量,意义也不大。”
在采访中,多位圈内人士告诉记者,炒鞋盒和此前炒鞋的本质相似,都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获利只有在出现下家接手时才能实现。而普通玩家一旦置身于游戏中,不知道鼓点什么时候停下,很可能成为那个最后接盘的人。
针对鞋盒在市场中出现炒作一事,人民日报对此做出评论称,“继‘炒鞋’之后,鞋盒又成为‘炒货’中的一员,令人咋舌。
“确实该整顿部分二手不良商家和玩家利用消费者的热情,而借机炒作获利的风气。”老雷说,“如今包括球鞋、鞋盒在内的潮玩圈已经陷入‘万物皆可炒’的乱局。但需要明白的是,无论鞋盒多么酷炫,无论追加了多少噱头,究其本身无非也就是个装球鞋的盒子而已。”
“这些潮玩消费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商家打造的故事和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其中泡沫成分很大,投资风险很高。”有业内人士称。
专家分析,“鞋盒等炒作类似于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置身于游戏中的人必须要清楚这个游戏所蕴含的风险,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场博弈,等鼓点过去,剩下的人将最终买单。”
在这个市场上,最赚钱的或许还是商家。SupBro创始人胡云深近日透露,自己一年收入能有1千万。
热爱炒潮流商品的年轻人,实际上与热衷于炒茅台的中年人并无不同。从炒球鞋到炒鞋盒,这些潮流商品在被赋予收藏、展示价值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商业价值。
只不过,喜新厌旧的年轻人总会炒腻。当球鞋、鞋盒都被炒过,下一个被炒的或许就是鞋盒里的那张白布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