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8
据印度卫生部5月12日数据,印度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48421例,累计确诊病例23340938例;新增死亡病例4205例,累计死亡病例254197例。华盛顿大学卫生计量与评估研究所(IHME)模型预测,到8月1日,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数可能将达惊人的100万例。
失控的疫情正冲击着印度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国海证券研报认为,印度在全球贸易链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因此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可能有限。但印度疫情抑制印度的纺织服装、原油炼化工业、医药等优势行业,考虑到印度临近的部分东南亚地区受到一定波及,对中国相关企业出口将产生积极作用。
印度疫情冲击下,消费电子和纺织行业亦受到一定影响。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产棉国、最大的黄麻产国、第二大丝绸生产国,纱线产能全球占比22%,纺织行业占印度出口总收入约15%。因疫情影响,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都无法保证正常交货,因此有零售商为了确保供货不受影响,将多个在印生产订单转移至中国生产。
咨询机构Wazir Advisors数据显示,印度主要的服装生产中心——德里和班加罗尔两个邦的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工人旷工率高达50%。
受印度订单转移影响,A股服装家纺板块指数自今年2月以来,已连续3个月保持上涨。其中,锦泓集团(603518.SH)、金发拉比(002762.SZ)、朗姿股份(002612.SZ)、美邦服饰(002269.SZ)等股价区间涨幅均在100%以上。
据《环球时报》5月8日援引外媒消息报道,保银投资(PinPoint)分析师指出,中国的出口增长再次令人感到吃惊,其背后原因主要是美国需求复苏和印度疫情的反扑,导致大量订单涌入或转移至中国市场所致。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出口总额达6.32万亿元。更令人意外的是,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总值达到3982.28亿元,同比上涨27.7%。事实上,自去年5月开始,中国的棉花产量就不断反超印度,即使西方国家以“人权问题”为借口抵制新疆棉花,也没有对此造成太大影响,第一季度中国纺织原料出口额反而出现暴涨,这无疑让西方的抵制成了笑柄。
在西方国家的打压之下,尽管新疆一些关键产品和企业受到了制裁,但新疆棉花对外出口却不减反增。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新疆一季度对美出口同比激增113%。可以看出,西方制裁对中国原料市场造成的影响相当有限,特别是印度疫情爆发后,由于当地原材料产能受到影响,许多订单纷纷转向中国,令中国原料市场迎来新的机会。
印度纺织原材料出口被中国反超,这或许只是个开始,后续如果不能尽快将疫情控制住,印度还将在更多方面被反超。
中信证券研报观点认为,在当前疫情爆发背景下,预计印度对中国医疗防疫物资的需求将有所提高,进而拉动相关的医疗器械、塑料、纺织制品出口。
不过,广发证券研报则指出,展望中长期,如果印度国内产能恢复,订单转移的持续性存在不确定,因为印度产品的定位和中国还是存在差异,而且中国国内在劳动力成本上并不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