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近年来,锂电池的运输安全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本月初,香港美旺仓库突发大火,烧毁1000多平方米仓库及存放的货物,根据有关货代的说法,火灾原因是电池和内置电池。
事件发生后,空运对锂电池运输进一步严控,船司也坐不住了,ONE率先发布了相关禁运通告。
而不到1个月前,4月11日,由香港机场飞往曼谷的空运货物在等待装机时,托盘中的手机及配件突然起火燃烧。香港货运航空随后发表声明,停止接收VIVO品牌所有型号的手机货运业务,并将两家货代公司列入黑名单。
近期,海丰国际船务公司SITC发布通知,对Class 9/UN 3480,UN3481锂电池组等货物必须使用冻柜接载,以保证电池货物品质和运输安全。具体为:东南亚口岸进出口全年必须使用冻柜;国内厦门以北(含厦门)到日韩,每年5-11月份必须使用冻柜;华南到日韩全年必须使用冻柜,反之亦然。客户指定用冻柜的,必须使用冻柜。
SITC主要涉足东南亚和日韩的集装箱航线海运,其受夏季气温影响较大,这期间往往因为高温极易诱发锂电池生产热反应,可能进一步引发锂电池的燃烧和爆炸。
SITC是第一家强制要求Class 9/UN3480,UN3481锂电池运输使用冷藏柜的船运公司。后续是否有其他船公司跟进或提出相同接载要求,还有待观察。
此前,采用冷藏柜运输锂电池均由发货人自己主动提出,往往为国际知名企业考虑到品质管控的要求,应用于高端移动设备或电动汽车上。
锂电池属于第9类危险货物,运输管控须按冷危方式操作,更为复杂和专业。另外,由于冷柜箱源量少,以及船舶积载的电源配置和港区堆场的设备限制,调箱和运输操作更为复杂,这大大增加了相关运输的难度和成本。
随着航运公司和航空公司不断提高锂电池运输要求,会增加发货人的运输费用支出。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是不是所有的电池都是危险品?哪些标准的电池要按危险品申报?
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等规定,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危险货物包括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TDG,又称桔皮书)中明确的物质和物品,以及《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又称紫皮书)定义的危险化学品。
农药、消毒液、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锂电池、铅酸电池、火柴、香水、安全气囊等都是危险货物。
如何判定电池是否需要按危险品申报?
电池的品种很多,并不是所有电池都属于危险品。一般,单个电池电量大于20WH,电池组大于100WH,属于危险品的可能性很高。
如果企业根据电池的成分参数,认为自己的货物不属于危险品,可提交由具备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危险品鉴定报告来确认。
1.电池单位mAh表示毫安时,Wh表示安时。电池容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电池放出的电量,一般用Ah(安时)或mAh(毫安时)来表示。
2.电池上写的20WH相当于多少毫安呢?
首先要看电池电压是几伏的。电池上写的20WH,如果是单节的锂电,电压是3.7V,则为3.7V*5400mAH=20WH;如果是两节串联,那就是7.4V*2700mAH=20WH。
3.电池进出口监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第17条规定,出口属于危险货物的电池需要有危包证。进口电池基本是进口法检商品,按法检商品来说,需接受商检机构对进口商品的检验,可参考《海关总署关于优化电池等进口商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方式的公告》。
4.危险品空运、海运是否都需要危包证?
需要,只是空运、海运检查的内容可能不一样。
5.货物内置的锂电池是否属于危险货物?
这要看锂电池的大小,以及货物本身情况,最好先做第三方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