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之后,谁能扛起国内手机芯片的大旗?

2022-01-05

  中国半导体产业虽然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依然有不小的差距,但在部分芯片细分市场,也曾经达到过国际一流水平,这其中最知名的大概就是华为海思的麒麟9000手机应用处理器,也就是俗称的手机CPU。

  随着moto的edge 30X的问世,骁龙8芯片也已经有了商用机进行公开测试比较。

  目前从测试的数据来看,综合性能功耗比方面,一年半之前发布的麒麟9000依然不输现在的骁龙8,堪称近年来最具性能功耗比的5G AP。

  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已经无法再使用台积电的先进工艺,因此短时间内麒麟9000系列是无法再继续生产,这也直接造成华为手机只能以4G版本为主。同时也把高端旗舰级处理器市场拱手让给高通一家独大,从骁龙888到骁龙8的改变似乎让很多人看到高通的保守,因此继Intel获得牙膏厂昵称之后,高通在中国也喜提“膏通”新代号。

  目前的智能手机处理器市场,联发科近两年发展势头凶猛,据联发科自己公布的数据已经占据全球40%的市场份额,拿下市占第一,但无论是利润还是高端市场,依然是高通骁龙8系列的天下。而联发科昔日曾经为了挑战骁龙8系列推出的天玑系列,则被频频自我官宣首发的小米率先放在性价比机型上,从而始终无法走上最高端市场。

  不过,近日联发科新旗舰级芯片天玑9000的安兔兔最好成绩突破103万分,而同期骁龙8 Gen1最好大约102万分;GeekBench 5最好的是单核心1287、多核心4474,尤其多核领先多达16%。PCMark Work 3.0的优势也有大约5%。看来单从性能上,天玑9000似乎有了跟骁龙8一教高下的资格。

  只是,目前除了最可能首发的OPPO宣布将天玑9000用于自己的Find系列旗舰机之外,VIVO可能会放在次旗舰品牌,而小米这边则基本确定放在红米系列,高端的小米系列依然是坚持高通骁龙8。

  当然,还有一家国内企业也在5G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紫光展锐,但是鉴于紫光集团现在棘手的破产重组纠纷和虎贲系列主打中下游市场的策略,我们暂时不多做分析。

  对国内三大手机厂商来说,自从华为依靠自研芯片迅速占领高端市场,并和苹果三星并驾齐驱之后,三家手机厂商也开始寻求自研芯片的个性化功能战略,希望靠自研芯片杀入华为留下的国产高端手机市场。只是这三家受限于自身底层通信专利的欠缺和需要跟高通保持密切合作,因此,三家是不可能直接去设计自己的AP也就是手机CPU的,当然小米曾经号称自己要做AP澎湃系列,但似乎流片一两次就不再提及了。

  2021年,随着华为面临的芯片危机,三家手机厂商在蚕食华为市场的同时,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内芯片,不谋而合的是三家推出的都是影音相关的ISP。一方面,影音系统对AP的处理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有协处理器帮忙分担并提升效果,另一方面,国产手机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手机摄像和影音效果方面,独立芯片在提升体验的同时也能带来高的话题度。

  三家中最早推出ISP的是小米的澎湃C1,这颗芯片主打对摄影和摄像方面的效果增强,率先用于小米的MIXFOLD折叠屏手机,鉴于这款折叠屏手机褒贬不一的评价,这款芯片带来的讨论话题似乎也并不大,而折叠屏手机本就看似是小米自己的一次科技探索,起码随后小米的其他旗舰机型并没有再公开宣传澎湃C1 inside。至于为何会如此,我们猜测可能和调教以及高通、三星等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有关。

  随后推出自己芯片的是VIVO,vivo V1同样是面向影音效果加强的独立IC,类似协处理器给主AP在处理高性能影音需求时提供强力的帮助。在vivo V1芯片的加持下,vivo X70 Pro+支持实时预览成片、手动调节曝光及夜景视频3大功能,这颗芯片也着实让vivo X70系列吸引了不少手机影音爱好者的眼球。

  最后发布自研芯片的OPPO号称准备自研芯片多年,终于在12月初正式发布了其自研的首款芯片——MariSilicon X,中文名“马里亚纳X。从功能上来说依然面向影音需求,它是一款具备强大算力、能效比和计算速度的NPU芯片,其能与移动处理器Soc协同运行,从而整合和进化视频流趋势下的影像处理能力,将计算影像推向了4K+20bitRAW+AI+Ultra HDR的新极限。

  虽然不少人认为这颗马里亚纳X从性能上要高于两个竞争对手的影音自研芯片,但由于没有实际搭载机型,因此实战表现还有待检验。

  作为芯片产业的从业者,我们乐见国内手机厂商在自研芯片方面的百花齐放,我们也同样期待未来更多手机自研芯片的出现,毕竟在arm架构体系基础和充裕的IP支撑下,手机处理器的设计门槛算不得多高,更需要突破的是在基带专利方面的积累。如果未来的6G专利池中华为之外的三家手机厂商能够有更多话语权,那么手机AP自研也许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