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2-07
据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今年1到10月,浦东新区实到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9.4%和4.9%,实现双增长。
在日前举行的2022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贸易促进大会上,浦东新区公布了推进浦东外贸发展十条举措。上海市商务委、上海海关、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及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发布了贸易便利化支持措施。
据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会上,发布了外贸进出口示范企业,推出了货物贸易出口十强及进口十强企业;发布了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入境“白名单”企业,以及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沃尔沃、徕博科、近铁国际3家企业交流了再制造、生物医药研发、国际分拨中心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实践情况。
“进入‘白名单’,让企业的研发如虎添翼。”药明巨诺政府事务和公共关系部负责人孙静告诉记者,过去企业要研发用药必须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而可办理药品通关单的前提,是药品已在中国国内注册。但企业研发用药,每次需求量往往仅几毫克,进入这一注册流程显然不现实。被纳入“白名单”后,研发物品进口无需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这项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提升了效率,大大加快了企业的研发速度。
今年以来,浦东国际贸易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与活力。据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1到10月,累计进出口额达2.02万亿元,同比增长4.9%,占全市的58.5%。为了进一步深化制度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当天浦东又推出十项重点举措。
具体包括:加快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各项细则已出台,年内全面落实到位。培育高能级贸易主体,深入实施“全球营运商计划”(gop)。用好用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红利,强化浦东贸促会为企业出具rcep优惠原产地证书的服务功能。推动跨境电商提质增效,全面推进落实跨境电商三年行动计划,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拓展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拓展“离岸通”平台功能,提升跨境结算便利化水平。
此外,还将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扩大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和研发用物品改革试点范围。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实施“6+365”平台增能行动,增强平台保税展示、进口集散和消费提升功能,持续推动展品变商品。推动外贸与产业协同发展,深化再制造产品视同新品进口、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监管创新等改革试点,争取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试点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支持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加强立法保障及涉外法律服务,加快推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出境监管检疫制度浦东立法工作等。
日前,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与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举行“服务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共同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继续在重点领域开放先行先试、外贸创新转型发展、打造总部经济新高地、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建设5个方面加强协同、集成合力,支持更多引领区高水平改革开放举措落地落实、发光发热。
据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当天的签约仪式上,上海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动上线。平台致力于构建更具综合性的动态预警、通报查询、政策指引和服务培训体系,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助力国际经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据了解,《引领区意见》发布以来,市、区商务部门高效协同,在商务领域开放创新、突破攻坚方面持续发力,形成了一批有显示度、实效性的重要成果。今年前三季度,浦东新认定跨国公司总部24家、累计413家。目前,浦东已集聚宝洁、达能等近百家消费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引进首店658家,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