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素”强力助推 海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内蒙古外贸实现“大增”

2023-04-21

 4月19日,据呼和浩特海关数据消息,一季度内蒙古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5%,较全国外贸增速高45.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3.6亿元,增长32.5%;进口282.6亿元,增长64.2%。

呼和浩特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王华介绍说: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对出口起到较强支撑。机电产品是全区出口的主力军,占出口比重达到34.2%。一季度,汽车、机械设备、电工器材等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775.9%、102%、75.5%。二是经济生产恢复向好对矿能产品的需求旺盛。全区经济生产逐步恢复向好,能源产业原材料需求拉动进口持续增长。一季度,全区煤炭、铜矿砂、原油等矿能产品进口分别增长388.9%、33.2%和18.2%。三是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外贸促稳提质等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外贸市场主体活力有效激发。一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24%,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均保持增长。

据呼和浩特海关数据,今年一季度,内蒙古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较同期全区外贸整体增速高38.1个百分点。海关数据显示,其中,出口109.2亿元,增长55.9%;进口205.9亿元,增长112.1%。主要有两方面的亮点:

一是进出口产品互补性增强。一季度,内蒙古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机电产品47.1亿元,增长216.7%。海关数据显示,其中,汽车(包括底盘)出口28.7亿元,增长815.3%;机床、电子元件和机械设备出口增速分别为273.3%、134.8%和130.7%。同期,能源产品进口稳步增长,煤炭、原油分别进口113.4亿元、10.7亿元,增速分别为405.1%,18.2%。

二是互联互通更加便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间,内蒙古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效应更加突出,中欧班列、国际联运等方式持续发力,为内蒙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注入新动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内蒙古以公路、铁路运输方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分别增长234.5%和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