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再创新高”背后,中美“脱钩”悄悄进行 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

2023-03-06

  2022年,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冲击,整体实现了量稳价增。但对外经贸关系的变迁,给我国透露出三个别样的经济信号。

  第一,欧盟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商品进口来源地。

  第二,美国取代中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三,中俄经贸增长迅猛,俄国成为我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这三大标志性事件意味着:美国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加快布局,美国贸易去中国化也已逐渐加速,中美“脱钩”正在悄悄进行。

  一、2022年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情况

  据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2022年中国进出口商品6.31万亿美元。其中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9753亿美元,欧盟8473亿美元,美国7594亿美元,俄罗斯1903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进出口商品国。

  2022年,按照国家来算,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分别为美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越南、德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俄罗斯。

  按照经济体来算,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盟,贸易总值达6.52万亿元,增长15%,占我国外贸比重达到15.5%。欧盟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额去年达到5.65万亿元;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是美国,去年中美贸易额5.05万亿元,涨幅仅为3.7%。

  二、中美经贸“再创新高”背后,“脱钩”悄悄进行

  据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美国国际贸易规模创新高,中美双边贸易也超过贸易摩擦前水平。2022年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为5.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3%。在惩罚性关税和部分政客鼓吹中美“脱钩”背景下,美国向中国出口15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美国从中国进口5368亿美元,同比增长6.3%。中美经贸往来颇具韧性,在两国关系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

  (一)欧盟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商品进口来源地

  美国进口增速高速增长,第一大商品进口来源地悄然变更为欧盟。2022年美国进口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自北美自贸区、东盟、欧盟等贸易伙伴进口均明显增加,特别是欧盟、东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增速明显超过中国。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5368亿美元产品,从欧盟进口了5530亿美元。虽然与2021年的5050亿元相比有所增加,但中国失去了美国第一大商品进口来源地。

  (二)中国在美贸易份额逐步下降

  2022年中美双边贸易恢复,进口市场份额显示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竞争力相对下降。

  2022年美国进口增速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自北美自贸区、东盟、欧盟等贸易伙伴进口均明显增加,特别是欧盟、东盟、加拿大、墨西哥等增速明显超过中国。

  中国在美国的贸易份额逐步下降,北美自贸区、欧盟、东盟等地区对中国的挤出效应明显。

  在美国货物贸易总额中,中国份额从2020年的14.8%下降至2022年的12.9%,加拿大份额从从2020年的13.9%升至14.8%。

  在美国进口贸易端,中国下降更为显著,从2017年的21.4%下降到2022年的16.4%;而东盟的越南则从2017年的2.0%上涨至2022年的3.9%。2017年至2022年五年间,美国进口端中国份额下降了5个百分点,东盟的越南上升了1.9个百分点,显示美国产业链正在加速移出中国。

  (三)高科技领域和产业链方面出现“脱钩”迹象

  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高科技产品规模同比减少34.4%,美国从非中国市场进口高科技产品规模同比增加2%。中国占美国高科技产品进口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也从2021年的31.2%下降至22.6%,下降了8.6个百分点。

  无论是规模增速还是市场份额,中美高科技产品贸易都比非高科技产品和非中国市场表现更差。

  中国在美资本品和中间贸易品份额显著下降,北美自贸区、欧盟、东盟等地区对中国产业链替代增加。中国在美国资本品和中间品出口中占比从2020年的10.6%下降至2022年的9.3%,下降了1.3个百分点;中国在美国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中占比从2017年的17.6%下降至2022年的12.1%,下降了5.5个百分点,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

  在产业链中,资本品和中间品贸易规模是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方式。中国在美资本品和中间贸易品份额显著下降,预示着中美两国产业链“脱钩”日益明显。

  中美高科技领域和产业链方面出现“脱钩”迹象

  三、美国替代中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根据印度商工部数据,2021-2022财年(2021年4月1日起到2022年3月31日),美国正式取代中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2022年印度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194.2亿美元,高于同期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1154.2亿美元。在此前的在2020-2021财年,中国一直是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2021-2022财年,中印双边贸易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但已经低于美印双边贸易额1194.2亿美元。

  据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2021-2022财年,印度对中国逆差从前一财年的440亿激增到729.1亿美元;印度对美顺差达到328亿美元,美国是少数几个印度与之有贸易顺差的国家。

  印度承接了中国的部分产业,对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也相当有利。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中间产品大量增加,加工后再出口到欧美国家。

  四、中俄经贸增长迅猛,俄国成为我国第十大贸易伙伴

  从规模上,中俄贸易额远低于美欧。但中俄贸易近几年高速增长,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中俄贸易额为190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俄罗斯在中国最大外贸伙伴中名列第10,上升一位。中国对俄罗斯进出口总值为1.28万亿元,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

  中俄关系更多体现在互补性上,中俄两国合作潜力非常巨大。可以说俄罗斯的经济短板就是我们的强项,我们的短板就是俄罗斯的强项。

  中国主要从俄罗斯进口资源和能源,俄罗斯的农产品、能源、木材、矿产大量出口中国,其中70%都是能源产品。近年来沙特和俄罗斯一直是中国前两名的石油供应国,2022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了8624万吨石油,金额3893亿元,占我国从俄进口额的50.75%。同时俄罗斯还是中国最大天然气来源国之一,华诚进出口数据观察报道。

  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工业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比如服装服饰、玩具、智能手机及配件、家电电脑、汽车等。尤其是我国品牌的智能手,比如在俄罗斯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比如小米、OPPO、华为、VOVO等在俄罗斯非常畅销。

  五、中国对外经贸的新趋势

  2022年国际对外贸易很大程度上映射了国际环境的变化,即全球化停滞、全球贸易投资减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

  美国拉拢盟友脱钩中国,并且正在加速重塑全球供应链。美国已将供应链产业链上的部分中国产能已经转移至欧盟、东盟(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印度、墨西哥等地区。欧盟、日本、韩国很多企业早已经转移了产能,在东盟的投资增长强劲。

  中低端制造业,美国或拉或逼着盟友,一起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印度、欧盟、墨西哥等国家,以降低在产业链上对中国的依赖。

  高科技领域和高端制造业,美国直接动用国家力量,通过科技封锁和产业补贴,威逼利诱全世界各大企业,让高科技领域和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

  中美关系即使缓和,全世界产业链重构以及制造业回流美国的趋势仍将继续。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国家坐不住了,他们不愿意蛋糕被人分走,各种针对中国制造业的打压将一直层出不穷。

  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急需实质性突破

  我国想要实现复兴,必须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做出实质性突破。高科技领域和高端制造业的创新和突破,将是以后几年对外贸易持续增长、行稳致远的关键。

  中国经济复苏和发展,在外贸新增动能没有明确之前,必然需要国内消费起到“压舱石”作用。但扩大内需扩大消费,不能仅仅将杠杆加到民众头上,而是需要从分配制度上去提升民众的收入水平,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意消费、能消费。

  这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和财富分配机制的一次大考。取得企业、社会、民众信任和支持,是最重要的成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