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18
今年前2个月,亳州市中药材出口货值8516.3万元,增长15.0%;1—3月,甘肃省中药材出口值同比增长55.29%,出口市场拓展至11个国家和地区;“十三五”期间,中国中医药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到280多亿美元……近年来,随着中医文化风靡全球,中医药已然成为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一抹亮色,在为全球人民造福的同时,也为中草药等产品出海注入了新的动能。
政策赋能惠及全球
近年来,一系列助推中医药出海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2021年7月,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2021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21—2025年)》强调,要加强与区域战略协调对接,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医药发展;202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在相关政策指引下,丰硕成果接连落地。作为澳门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积极探索推进中医药技术和产品走入葡语系国家和其他国家,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福祉。截至目前,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助力下,中国已有22款中医药产品成功获得葡语系国家注册备案上市许可。其中,13款产品获得莫桑比克植物药注册批件,9款产品获得巴西中成药备案上市许可。与此同时,一些澳门药企也落户产业园,实现产品质量和标准升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40余个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国际组织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开展了30个较高质量的中医药海外中心、一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工作。中医药内容被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
多措并举加速出海
为更好推动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不少企业也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了许多务实举措,并收获了显著成效。
过硬品质是中医药稳步走向海外市场的重要基础。为此,许多中医药公司立足研发和生产,不断打造适合海外消费者的新产品。
“近三年来,我们自主立项科研项目12项,研发出口中成药产品15个。今年,我们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计划在现有基础上更新设备设施。”兰州太宝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此同时,我们也正积极申报‘甘肃老字号’企业的认定,希望以此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甘肃陇神戎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新加坡、泰国、匈牙利、韩国等市场赢得了较好口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参加各类展将是其打开海外市场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和境外客户配合,由境外客户代表参加境外医药线下展会,做好中医药产品推介及品牌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公司也积极参加各类线上展会,如2022年中国RCEP成员国(日本)贸易博览会、中国—中东及北非国际贸易数字博览会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在新形势下探索新的品牌推广宣传方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上述负责人表示。
“此外,我们还稳步推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出口业务,持续优化相关业务流程和服务,积极对接商务局、海关、检验检疫、国际运输、保险、银行、外汇等部门机构,同时做好现有外贸客户日常回访、客情维护,从而增强客户黏性。”上述负责人进一步介绍道。
作为甘肃省重点制药企业,兰州和盛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我们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助力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长期以来,我们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各方面不断夯实发展,创新突破,努力做好‘陇药品质’、讲好‘陇药故事’、传好‘陇药品牌’。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加强特色中药国际化注册,不断推动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为中医药在共建国家‘生根发芽’作出更多贡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