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15
在二连浩特口岸,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一趟趟中欧班列满载国货,驶出“国门”奔向万里之外的欧洲市场。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唯一进出境口岸,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运行的中欧班列线路已达71条,积聚天津、安徽、湖南、四川等10多个省区市货源,出境通达德国、波兰、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个地区。“钢铁驼队”飞驰在“一带一路”,“嘹亮汽笛”响彻在亚欧大陆,为二连浩特口岸带来了无限可能。
二连浩特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唯一进出境口岸。据央视新闻:二连浩特口岸今年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22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5%;进出口岸货运量达到928.0万吨,同比增加4.6%。口岸贸易值和货运量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二连浩特口岸是中蒙最大陆路口岸,外接俄蒙,内联呼包银榆经济带,是欧亚大陆桥中的综合性枢纽口岸,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进出口集散地。
数据显示,2023年,二连铁路口岸进出口运量和口岸交接列数均创历史新高,全年进出口货物运量达到1700万吨,书写了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贸易互通新篇章。一条千百年前的“万里茶道”和这座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正借着“一带一路”的时代东风和中欧班列的铁龙奔腾,成为祖国北疆最亮丽的风景。
据二连浩特市商务局消息,2024年1—8月份,二连浩特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1409.8万吨,同比增长9.7%。其中,铁路口岸货运量1154.2万吨,同比增长1.5%;公路口岸货运量255.6万吨,同比增长73.1%。
今年以来,二连浩特口岸货物出口增长趋势明显。前8个月,二连浩特口岸出口货运量308.1万吨,同比增长17.3%,占全区口岸总出口货物的54.8%,占对蒙口岸出口货物的88.9%,一直保持位居全区货物出口量首位。今年4月1日起,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实施24小时货运通关,成为我国首个对蒙古国24小时货运通关的公路口岸。2023年11月4日,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恢复8座以下小型车辆通行,是自治区首个8座以下小型车辆恢复通关的口岸。2023年,二连浩特口岸入选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目前,二连浩特智慧口岸综合管理平台(一期)已建成投用。
回望过去十年,经此运行的中欧班列线路由最初的2条逐渐增加至71条,累计接运列车突破16000列,不断跃升的数据见证着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历程,也进一步凸显了二连浩特口岸在国际贸易中的枢纽作用。二连浩特充分发挥着国际综合性枢纽口岸城市的特点,积极主动参与到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建设中来,商贸文旅融合、内贸外贸一体化发展,为中外客商来二连浩特经济活动、观光旅游提供更多的机会。为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提高通关效率,二连浩特口岸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流程、提效率,动态梳理完善口岸通关各环节工作流程,做好通关服务保障工作,做到车到人到、即查即放,保障进出口货物快速通关,助推口岸通关“大进大出、快进快出”。
积极推进边腹合作,着力发展泛口岸经济。按照自治区关于加快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的工作要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依托口岸区位优势,进一步树立“深化区域合作也是开放的理念”,持续在推动口岸腹地联动、加强区域合作上下功夫,探索创新“口岸+腹地+港口”的发展模式,力争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主动融入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二连浩特与大连、锦州等港口签订跨区域通关运输合作协议,有序开展陆港货物联运业务;积极参与东北陆海新通道协作联盟,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至锦州港出海通道已基本打通;打造曹妃甸港—多伦—二连浩特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的中蒙俄经济走廊新通道,多伦县蒙俄经贸集运有限公司入选自治区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曹妃甸港多伦内陆港、天津港多伦无水港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