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中山市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出口127.8亿元

2024-10-31

  日前,在第31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现场,各类灯饰产品千姿百态争相闪耀,来自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海关的关员们设起了咨询台,为灯饰参展商提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维权咨询等服务。

  灯饰产品持续“上新”的同时,海关服务灯饰企业的“组合拳”也不断“上新”。

  向海关咨询的官业钦经理,来自于中山市达硕智能设备有限公司。他表示,公司对知识产权海关备案政策很感兴趣,已计划向海关提出备案申请。“这能够大大降低公司的维权成本,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自主研发的道路。”官业钦说。

  针对知识产权维权过程中存在的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中山海关在中山市搭建了23个“企业流动工作室”,将执法服务和普法宣传延伸至产业前沿,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现在中山灯饰企业越来越重视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产品‘出海’前,企业可以将其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相关专利权等向海关总署备案,经备案的知识产权将享受到全国海关全面、有效、主动的依法保护。”中山海关驻民众办事处监控法制科副科长冯晓月介绍,目前中山市已经有500余家企业通过了海关总署备案。

  今年以来,中山海关以“春晖”惠企行动为面、2个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为线、N个“企业流动工作室”为点,积极构建“1+2+N”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新格局,同时采取上门送法、“一对一”政策辅导等方式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灯饰出口企业提供便捷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咨询和维权服务指引。

  本届灯博会上,不少LED照明产品结合“智能照明、绿色低碳、融合创新”三大产业风口,充分展现LED照明产品新技术。中山海关依托(中山)光电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积极向海关总署报送WTO/TBT、SPS例会特别贸易关注等议题,成功推动亚洲某国BIS认证延迟实施,推动中东某国优化SASO能效认证要求、扩大豁免范围,有效降低了行业生产成本。同时,收集整理国外技贸措施通报信息共60份,定期向企业发放标准汇编,指导企业合规应对,提前规避产品出口风险。

  今年以来,中山海关着力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市场采购等业态发展,通过调研走访、普法宣传等深入产业集聚区提供贴近式服务,并与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行业协会建立了信息共享与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与中山市灯饰快速维权服务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多方聚力,助力中山灯饰深耕海外市场。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山市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金额达127.8亿元,同比增长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