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出口”效应有望贯穿三季度出口

2024-07-30

  6月份PP进出口表现分化,出口同比增长4.93%,进口增速意外转负。据海关数据统计,进口总量为28.69万吨,环比减少0.94%,同比减少3.07%;出口总量为16.79万吨,环比减少5.39%,同比增加4.93%。

  一、进口

  初级形状的PP进口量为18.24万吨,环比减少0.92%,同比减少3.35%;乙烯-丙烯聚合物的进口量为9.03万吨,环比减少0.21%,同比减少0.23%;其他初级形状的丙烯共聚物进口量为1.42万吨,环比增加0.19%,同比增加0.51%。尽管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与上月持平,但仍高于去年6月水平(49%),显示出制造业景气度在稳步中回升。

  6月主要进口来源国与上个月几无变化。据统计,前10个国家的进口量之和为26.08万吨,环比减少3.83%,约占总进口量的90.9%。其中,虽韩国进口量环比减少13.93%至5.56万吨,但以占比18.76%的体量再次首居第一,仍是最大的原料来源地;阿联酋升至第二,对我国的进口量为4.69万吨,环比增加16.09%;新加坡降至第三,当月进口量为4.1万吨,环比减少23.79%,占总进口量的14.29%。

  在主要进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进口量环比减少9.48%至19.2万吨,占比降至64.80%;其次是进料加工贸易,环比增加3.90%,占比增至18.90%;第三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环比增加0.85万吨,占比升至11.54%。

  二、出口

  初级形状的PP出口量为15.03万吨,环比减少5.33%,同比增加4.67%;乙烯-丙烯聚合物的出口量为1.48万吨,环比减少0.07%,同比增加0.20%;其他初级形状的丙烯共聚物的出口量为0.28万吨,环比增加0.01%,同比增加0.06%。市场普遍预计美国将继续收紧对华贸易政策,这既促使国内外贸企业出口抢跑,也推动企业出口重心逐渐向“一带一路”国家倾斜,能一定程度上对冲在欧美市场损失的份额,继续维持我国在全球的出口优势。

  从主要出口国看,6月份整体出口量呈下降态势。前十主要国出口环比减少5.39万吨。其中作为我国第一出口对象的越南,当月出口量环比降幅尤为明显,减少29.55%至3.29万吨;而占比第二的印度尼西亚,环比减少7.66%至2.29万吨;泰国排在第三环比减少16.47%至1.42万吨。

  一般贸易作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6月出口大幅降至15.45万吨,环比减少25.07%,占比从92.97降至69.66%;其次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当月出口量减少13.64%至0.76万吨,第三是进料加工贸易,微增至0.39万吨。其余如来料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出口量普遍不多,仅有0.18万吨。

  综上所述,海外市场广阔且利润较之国内更加可观,为获得更高利润,国内企业会越来越多的涌入出海大军,未来聚丙烯的出口量仍然会呈上升状态,但利润相对会有所下滑,这是由于近期海外国家征收关税力度提高,海运价格也日益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