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产品出口承压奋进显韧性

2024-11-19

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医疗器械和中医药出口总体保持稳定态势。记者日前通过采访了解到,医疗器械和中医药领域外贸企业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主动把握行业和市场机遇,走出了一条条宽广的出海之路。

灭菌产品和技术是守护患者生命安全和降低医疗风险的重要保障。安庆市康明纳包装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自封灭菌平口袋和热封灭菌立体卷袋等新产品,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别看只是一款小小的灭菌袋,却在技术性能和功能性上花了不少心思。该公司外贸业务负责人程佳对国际商报记者介绍称,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封灭菌平口袋采用了进口高等级医疗用纸,在确保高度防菌的同时具有灭菌后不粘纸的特点。在技术层面,产品采用了三条防爆边工艺,可以有效防止口袋破裂。在功能性方面,该款产品可提供灭菌变色指示,灭菌状态清晰明确。热封灭菌立体卷袋则可根据需求裁剪成不同长度,且内装物品消毒状态最长可维持180天。

成立于2005年的康明纳是医疗灭菌包装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生产企业。程佳介绍说,公司主营灭菌包装、医用包装材料、感控指示系、防护和手术产品、医用热封设备等,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621.9亿美元,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353.4亿美元,同比增长4.4%。从细分类别来看,一次性耗材出口额涨幅最为显著。

“公司已与100多家国外医疗器械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程佳表示,康明纳目前建有医疗灭菌包装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拥有30多项专利和多款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凭借技术创新,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医药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中医药行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医疗、保健、科研、产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

1931年,随着佛慈浓缩丸出口到东南亚地区,佛慈制药厂成为最早将中成药推向国际市场的企业。发展至今,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已有近百年历史。

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佛慈制药不仅是“中药西制”的倡导者,也是中药浓缩丸技术的引领者。佛慈制药业务负责人罗斌告诉国际商报记者,目前公司主要经营浓缩丸、大蜜丸、颗粒剂、胶囊剂、片剂、胶剂等产品,拥有“佛慈”和“岷山”等自主品牌。

近年来,佛慈制药持续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产品国际认证注册和中药国际标准研究,不断开拓中医药海外市场。罗斌表示,目前佛慈的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海外市场认证注册数量、出口市场覆盖面、出口品种数量长期位居行业前列,连续多年名列中国中成药出口企业十强,公司品牌和产品也在海外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随着中医药文化和产品的海外传播半径不断延伸,中医药“走出去”步伐更加坚实。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中成药类产品出口2.97亿美元,同比增长15%。

“不过,由于不同国家在文化和认知方面存在差异,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仍然任重道远。”罗斌坦言,公司致力于守正创新,全力打造中医药品质标杆,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未来我们还将继续通过推动行业立法、开展国际合作等举措,全面提升中药产业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