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占比85%,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2025-04-22

  在4月18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的一季度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2025年一季度,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消费市场表现亮眼,尤其是国产品牌手机在市场中大放异彩。

  数据显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在一季度同比增长11.5%,增速远超同期工业增加值5个百分点,彰显出该行业强劲的发展动力。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1-2月实现收入18965亿元,同比增长9.9%,维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软件业利润总额达2328亿元,同比增长10.7%,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展现出旺盛的活力。其中,购新补贴扩围政策的持续发力,成为拉动消费的关键因素。再加上AI终端等新兴产品的刺激,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购买热情空前高涨,有力带动了电子整机的生产与销售。以一季度为例,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达到8532.2万台,同比增长9.6%;电视机出货总量为884万台,同比增长4.7%,且连续两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态势。在移动通信设备领域,1-2月5G手机出货量达4161.9万部,同比增长7.6%,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国产品牌手机备受消费者青睐,出货量占比高达85%。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国产品牌手机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不断提升,逐渐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与认可,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整机销售的火热场景,还对上游电子元器件产业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一季度,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6%和3.5%,反映出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产业项目建设层面,各地积极响应“两重”“两新”政策,大力推动相关项目落地实施。上海、广东等地的一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一季度,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大幅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显示出行业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与积极布局。

  软件生态建设同样成果丰硕。全国10余个省(市)积极创新开源支持举措,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工具,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创新产品推荐等方式,大力推动开源项目的孵化与商业落地。开源鸿蒙(OpenHarmony)生态不断拓展边界,社区共建单位超过70家,“矿鸿”“电鸿”“移鸿”“警鸿”等系列产品相继落地,搭载设备数量突破10亿,为能源、金融、医疗、教育、工业等多个领域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提供了有力支撑。开源欧拉(openEuler)系统累计装机量也突破1000万。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开源模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通过全开源的模式,共享先进模型、参数权重、推理逻辑和工具链条,让开发者从单纯的技术“消费者”转变为“共创者”,有力推动了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开启了人工智能商用的新局面。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秉持技术驱动、应用牵引的发展理念,强化优质电子信息软硬件产品的供给。一方面,加快制定并发布新一轮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行动方案,持续推进软硬件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大消费电子典型应用案例和试点示范优秀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推动更多APP上架鸿蒙应用商店,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同时,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开源生态建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开源、贡献开源、使用开源,携手打造互利互惠、共建共享的软件生态体系,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