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8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当下,民营企业的“出海”征程日益壮阔。知识产权,作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与重要资产,其在全球范围的布局状况以及保护成效,对民营企业能否顺利实现国际化、能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有着直接且深刻的影响。
于近期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之“知识产权助力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题论坛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的资深顾问白光清指出,当今全球创新模式处于持续演变的活跃态势,全球范围内,近乎三分之一的专利都与数字技术紧密相连,数字领域的创新热潮汹涌澎湃。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比接近七成。知识产权在推动全球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也是人类攻克各类全球难题的有力武器。
近年来,我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等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潜心钻研,培育出众多高价值的核心专利。一批优秀的跨国企业应运而生,它们凭借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成功抢占市场份额。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申请人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以及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7%与23.2%。在全球排名前5000的品牌中,中国品牌的价值高达1.76万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位居第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民营企业踏上知识产权“出海”之路,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强弱以及应对纠纷能力的高低,显得尤为关键。
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研究室主任王亮亮表示,在企业出海的进程中,知识产权风险如影随形。在应对出海风险方面,企业从战略高度出发,需将标准、法规政策纳入同一管理体系之中。当自主品牌企业遭遇知识产权风险难题时,必须着力提升自身应对能力,摒弃单纯依赖外部力量的惯性思维。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诉讼事业部专利诉讼处处长柳冀认为,企业出海常常面临诸多棘手问题,诸如海外诉讼费用高昂、程序繁杂,展会维权艰难、临时禁令带来的风险等。为此,企业一方面要强化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察觉潜在风险;另一方面,要构建快速反应制度,除了扩充律师储备力量外,企业内部制度也应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便从容应对紧张复杂的程序。
当下,知识产权“出海”已从过往的被动接受要求,转变为企业主动做出的战略抉择。业内人士普遍分析认为,在这一过程中,若企业能够合理、高效地运用知识产权,便能借此构建起技术优势,实现从追随到引领的华丽跨越。
追觅科技法务知识产权部知识产权总监贾光奇觉得,知识产权工作同样需要坚守正道、开拓创新。在此过程中,知识产权不应仅仅充当企业的守护盾牌与坚实壁垒,助力企业实现创新突破,更应在坚守自主知识产权的根基上,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赋能助力。
OPPO公司知识产权总监马冬新指出,专利布局不能局限于法律、技术层面,还应融入商业、产业以及国际视角。在打造专利资产的过程中,企业要依据自身商业策略来制定专利策略。在专利布局时,需全面考量各类因素,在专利生命周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对其价值展开精准评估,将有限的资源精准投入到高价值专利的培育打造之中。
宁德时代专利合作部副部长张頔表示,中国制造业若想突破内卷困境,必须从成本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而价值的源头正是创新与差异化,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激励。在知识产权战略落地实施方面,宁德时代强化竞争性知识产权布局,开展差异化风险管控,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同时优化资产管理运营以及全球资源配置。
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在持续发力,全方位为民营企业“出海”提供支持。一方面,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的效能,有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处理上加大力度,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共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7.2万件,其中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达3.7万件,占比51.4%。充分发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的作用,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优化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实现知识产权领域“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工作在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2024年,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受理案件近14万件,服务民营企业15.7万家。
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知识产权对外促进开放的作用,为民营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出海”筑牢坚实后盾。持续优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体系,已在全国29个省(区、市)支持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71家、产业分中心4家,为民营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助力企业防范和化解知识产权风险。2024年,累计为各类企业提供指导服务886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41.5亿元。不断完善海外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337调查”、跨境电商诉讼、商标恶意抢注等纠纷的预警监测,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及时性、主动性与精准度。
民营企业在“出海”浪潮中,正借助知识产权的力量披荆斩棘。未来,随着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应对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国家层面支持力度的逐步加大,民营企业定能在国际市场上绽放更为耀眼的光芒,书写更多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