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6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格局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博弈持续升温。继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23家中方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后,9月13日,我国商务部迅速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一举动在半导体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也预示着国产模拟芯片产业将迎来全新发展契机。
我国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市场,市场规模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但模拟芯片国产化率却处于较低水平。美国模拟芯片企业凭借先发优势、技术积累以及规模效应,长期在我国市场占据主要份额。并且,近年来美国企业为进一步挤压国内厂商生存空间,借助成本优势,在我国市场大打价格战,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压缩了国内模拟芯片企业的利润空间,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如今,商务部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正式落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国内模拟芯片企业创造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未来将极大地利好国内模拟芯片企业,加速国产化进程,相关本土厂商有望借此东风,修复盈利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次反倾销调查的发起并非偶然。导火索是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于2025年7月23日代表国内产业提交的申请。此次被调查的产品为使用40nm及以上成熟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这两类芯片应用场景极为广泛,涵盖汽车电子、工业控制、5G通信、AI服务器及消费电子产品等多个领域。相关数据显示,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美国模拟芯片对华进口量呈现出迅猛增长态势,累计飙升3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进口价格却一路暴跌,累计降幅高达52%,倾销幅度甚至一度超过300%。如此悬殊的变化,使得国内模拟芯片企业在价格竞争中毫无还手之力,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从行业发展层面来看,当前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紧张局势,让供应链安全和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半导体供应链国产化已然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尽管美国此前不断出台制裁措施,试图遏制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但随着我国在半导体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业布局,美国制裁所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正逐渐减弱,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创新的决心和动力,为国产半导体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当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在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本土半导体产业大力支持。此次反倾销调查更是释放出积极信号,将进一步激励国内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有望在模拟芯片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与此同时,这也将促使本土企业上下游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共进,构建起更具韧性、稳定性的本土半导体供应链。
从投资视角分析,自2025年初至今,模拟芯片板块在半导体板块中表现相对滞后,涨幅远低于其他细分领域。然而,随着此次反倾销调查的启动,模拟芯片国产替代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尤其是那些受美企竞争压力较大、下游市场重合度高且自身所处行业景气度较好的部分模拟芯片企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市场竞争环境改善、需求逐步复苏以及政策利好的多重推动下,模拟芯片板块有望实现价值回归,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和市场表现值得期待,成为半导体投资领域的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