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21.5%,“智慧海关”护航开放动能

2025-09-30

  今年1-8月,甘肃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值达58.7亿元,同比增长21.5%,占全省出口总值的56.3%,成为拉动甘肃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这一亮眼表现的背后,既得益于甘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局,更离不开兰州海关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的精准服务支撑。

  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甘肃正持续将“一带一路”机遇转化为发展实效。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省进出口总值达428.8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319.3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的74.5%,充分彰显了沿线市场对甘肃经济的关键拉动作用。在出口品类中,特色产业与新兴动能协同发力:兰石集团的沙漠石油钻机、加氢站设备等高端装备远销俄罗斯、阿联酋等国;酒泉经开区的光伏企业订单饱满,上半年光伏产品出口同比激增138.2倍,“新三样”整体出口增长17.9倍,成为海外市场的“新名片”;与此同时,工矿产品、农特产品等传统优势商品通过国际班列源源不断送往中亚,形成多元化出口格局。

  物流通道的升级为贸易增长提供了硬件支撑。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不断拓展通道网络,“中吉乌—阿”铁公联运国际班列实现常态化发运,将甘肃商品以最快速度送达中亚市场;西部陆海新通道则构建起“东西互济”的物流格局,既让东盟热带水果进入西北市场,也为甘肃产品开辟了南向出口路径。上半年,甘肃国际物流集团凭借通道优势,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2.43亿元,同比增长52.2%,还完成了钢材出口阿联酋、火车配件出口哈萨克斯坦等多个“首单”突破。

  兰州海关的精准服务为企业出海扫清了障碍。通过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海关将创新成果转化为通关效能:推动金川集团、白银有色集团纳入全国海关“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口岸+目的地’联合监管”试点,优化资源性产品进口流程;在兰州新区综保区深化设备监管简化、账册管理优化等改革,推动区港一体化升级。针对出口企业需求,海关还提供政策解读、信息推送等定制化服务,配合“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便利化措施,大幅压缩通关时间,确保赛事用品、新能源装备等重点货物按期交付。

  随着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持续深化,甘肃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前8个月,甘肃对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04.6%、59.4%,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速达44.7%,展现出多元市场布局的成效。未来,依托通道优势与政策赋能,甘肃将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扩容,让更多“甘肃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一席之地,为高质量开放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