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3
中国潮玩品牌的全球化步伐正持续提速,头部企业的业绩数据与海关出口信息共同印证了这一趋势。近期,泡泡玛特披露的2025年第三季度海外业绩显示,其各区域收益均实现爆发式增长:亚太地区同比增幅达170%—175%,美洲地区更是飙升1265%—1270%,欧洲及其他地区也有735%—740%的同比增长,成为潮玩出海的“领头羊”。
海关总署的出口数据进一步佐证了行业热度。10月13日,该部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及动物造型玩具总额已超500亿元,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大量国产潮玩精品。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布局全球市场,中国潮玩IP正迎来规模化出海的“黄金窗口期”。
自有IP挑大梁,多品牌探索出海路径
当前中国潮玩出海的核心特征,是从早期“授权IP代工”转向“自有IP主导”,企业纷纷以原创IP为抓手开拓海外市场。2025年,潮玩品牌HERE奇梦岛就将WAKUKU、SIINONO等自有IP作为出海重点,采用“线下快闪验证+本地化深耕”的策略推进全球化。据该品牌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已在迪拜、印尼、泰国等地落地多个快闪店,其中泰国门店不仅带动销量增长,更验证了其IP的跨文化吸引力。后续计划结合现有市场经验,从内容创作、零售布局、社群运营等维度搭建完整生态,夯实国际品牌基础。
国际展会成为中国潮玩自有IP的“秀场”。2025年7月至8月,52TOYS携NOOK、CiCiLu、变形机甲猛兽匣(BEASTBOX)等原创IP,先后亮相日本“Wonder Festival 2025 summer”与美国圣迭戈国际动漫展。在日本展会上,变形机甲猛兽匣系列引发现场用户排队热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该系列已推出近200个角色,三年内GMV超1.9亿元,仅海外市场就贡献5000万元,尤其受美国、日本资深玩具爱好者青睐。52TOYS海外业务负责人表示,北美、日韩、东南亚是三大核心布局区域,未来将重点深耕北美市场,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
从名创优品拆分、正冲刺IPO的TOP TOY,其出海表现同样值得关注(外界常将其视为泡泡玛特的对标品牌)。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TOP TOY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从2024年底的0.6%提升至3.9%,海外店铺数量也从4家增至10家。在自有IP运营上,该品牌日本东京首店开业当日销售额突破1100万日元(约合53万元),自有IP“Nommi糯米儿”引发排队抢购;在泰国市场,还邀请当地人气明星在社交平台发布与“Nommi糯米儿”的合影,快速打开当地市场知名度。名创优品集团董事长叶国富在2025年中期业绩电话会上透露,预计“Nommi糯米儿”2025年营收可达2.5亿元,2026年目标冲刺6亿元。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本地化破解文化难题
中国潮玩出海正经历从“卖产品”到“输出品牌与文化”的关键转型。HERE奇梦岛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分析,早期潮玩出海多依赖单一产品贸易,如今更注重IP价值、文化内涵与消费体验的整体输出,本质是整个产业生态的全球化。泡泡玛特的案例为此提供了重要参考:2025年上半年,其旗下IP 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达48.1亿元,占总营收的34.7%,成为全球市场的核心增长点。
“泡泡玛特的全球成功为行业提供了清晰路径。”上海夏至良时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杨怀玉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其通过明星合作与社交媒体营销,快速抓住海外年轻消费群体,形成可复制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中国潮玩产业链的成熟度与原创IP的孵化能力,为其他品牌树立了信心。
不过,自有IP出海的加速也伴随着新挑战。HERE奇梦岛负责人指出,文化共鸣是最大壁垒——潮玩形象的视觉接受度较高,但真正的情感连接需要深度本地化,不仅是语言翻译,更要融入当地文化符号、情感语境与社交习惯;此外,供应链与合规问题也不容忽视,要实现规模化发展,需搭建柔性高效的海外供应链体系,同时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差异。未来,如何平衡IP原创性与本地化适配,将成为中国潮玩品牌巩固海外市场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