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引领机器人产业升级,关键零部件突破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11-06

  11月3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披露的2025年前三季度行业数据显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量质齐升”的强劲发展态势,“智能”已成为产业迭代的核心主旋律,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技术突破更筑牢了产业升级根基。

  产量与营收的双高增长凸显产业活力。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幅达29.5%,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1350万套,两大核心品类产量均已超越2024年全年水平。这一增长不仅体现市场需求的旺盛,更反映出我国机器人产业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

  整机性能升级与细分领域突破同步推进。工业机器人领域,自主品牌在重载、焊接、喷涂、移动操作等高端场景实现突破,多款高性能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此前高端市场的进口依赖;服务机器人赛道同样多点开花,清洁、配送、教育、娱乐及手术等细分品类技术日渐成熟,已能适配家庭、商业、医疗等多元场景的精细化需求。

  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的跃升成为核心支撑。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系统、智能控制器等“卡脖子”环节持续取得新突破,零部件国产化率与可靠性稳步提升,不仅降低了整机生产成本,更为主机性能优化提供了坚实保障,推动产业链从“组装集成”向“核心制造”转型。

  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正重塑机器人产业生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指出,2025年以来,AI技术向具身智能加速渗透,推动机器人从执行重复性、程式化任务的“功能装备”,快速向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决策、灵活执行能力的“智能伙伴”转变。这种转型不仅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场景的适配能力,更拓展了产业的应用边界,为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领域注入新动能。

  当前产业发展虽势头迅猛,但也需关注行业“内卷”导致的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持续迭代和核心零部件的进一步突破,我国机器人产业有望在高端化、国际化赛道上实现更大突破,巩固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