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1
受美国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东南亚主要国家(包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正对转口贸易政策进行重要调整。美国当前针对经东南亚转运的中国货物实施严格审查与罚款措施,促使这些东南亚国家进一步完善原产地规则、细化披露要求,并加强相关执法力度。据悉,东南亚各国原有关税水平多在19%-20%区间,此次通过与美国达成双边贸易协议,以收紧转口管制为条件,换取对美出口的较低关税待遇。
2025年8月,特朗普政府签署最新政策文件,提出对转运货物征收40%惩罚性关税,但因政策细则尚未明确,暂未全面落地执行。以下为东南亚部分国家具体政策调整情况:
越南
越南已与美国达成贸易框架协议,协议中明确越南将加强对转口货物的审查力度,其中针对含大量中国成分的货物,将按要求征收40%惩罚性关税。自今年4月美国全面加征关税以来,越南海关已拦截超2000批虚假标注“越南制造”的中国货物。
越南政策核心围绕“实质性转化”标准展开:若货物仅经过重新包装,将被认定为转口;而经过复杂组装流程的货物,可视为越南原产。此外,越南还承诺推进部件追踪系统建设,以满足美国相关监管要求。
泰国
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已将泰国对美出口关税率降至19%。作为对应,泰国明确拒绝中国货物通过本国转运,并严厉打击虚假标注“泰国制造”的行为,强调维护公平贸易秩序。
泰国的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原产地证书审核流程、深化与美国海关的协作机制,对违规转口货物适用40%罚款。泰国商务部表示,目前虽未出台转口贸易的明确界定,但现有贸易规则已覆盖非法转运行为,如货物未实现实质转化、伪造原产地证书等情形均在监管范围内。
马来西亚
2025年5月,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和工业部发布公告,宣布成为本国对美出口非优惠原产地证书(NPCOs)的唯一签发机构,通过集中管理提升监管效率,防范借转口贸易避税的行为。同时,马来西亚还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以限制中国货物通过本国再出口至美国。
新加坡
新加坡此前对美出口关税税率为东南亚各国中最低,约10%,但当前面临的转口监管压力显著增加。新加坡海关最新政策显示,已引入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并加大对壳公司的执法检查力度。转口货物需向海关提供“实质性转化”的相关证明,以避免因涉嫌规避美国出口管制而被适用40%惩罚性关税。
印度尼西亚
2025年7月16日,印度尼西亚与美国正式签署贸易协议,美国将印尼对美出口关税率降至19%。根据协议,印尼承诺强化原产地规则执行,防止第三方(如中国)借道印尼获取关税优惠,对违规转口货物将征收40%高额关税。此外,协议还包含消除数字贸易壁垒、支持WTO无条件暂停电子传输关税等内容。
菲律宾
美国对菲律宾的关税税率维持在19%,菲律宾近期明确表示将加强转口货物审查与出口管控,同时更新原产地认定规则,确保符合美国的监管标准。
柬埔寨
与泰国政策方向类似,受相关停火协议影响,柬埔寨承诺加强转口贸易审查,尤其在太阳能行业,防范违规转运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