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4
10月22日,第33届中国·古镇国际灯饰博览会(简称“古镇灯博会”)盛大启幕,中山海关“知”法护航工作室的服务展台前人头攒动,成为展会焦点之一。据中山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山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出口额达119.5亿元,在全国照明产品出口同比下降7%的大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产业韧性。
展会现场直击:破解企业“出海焦虑”
“我们主营户外景观灯,刚和欧洲采购商达成合作意向,但特别担心商标在海外被冒用,该怎么提前防范?”“跨境电商渠道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哪些关键要点?”……展会现场,参展企业抛出的各类知识产权问题,在海关服务展台得到细致解答。
“随着中山灯具加速开拓全球市场,企业遇到的侵权风险和合规问题也愈发具体。”现场提供咨询的中山海关关员冯晓月表示,知识产权已成为灯具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核心竞争力。针对企业需求,关员们围绕知识产权海关备案线上操作流程、海外侵权纠纷应对策略、贴牌生产潜在风险、跨境电商产权保护规范等内容,提供“一对一”精准解读,切实缓解企业“出海焦虑”。
服务升级:从驻展到前置的全链条护航
中山海关驻展服务已伴随古镇灯博会走过多个年头,如今随着展会“展网融合、线上线下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服务体系也在持续迭代升级。“我们不仅在展会现场驻点,还提前组建企业流动工作室,深入松伟照明、鸿兴创谷等重点企业开展定制化辅导。”冯晓月介绍,目前中山已有500余家灯饰企业完成知识产权海关备案,可享受海关主动保护服务。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山已建立起“镇街前台接诉、海关后台响应”的联动机制:镇街窗口接到企业侵权投诉后,1个工作日内将联动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完成证据初步核验,相关信息同步至中山海关后,海关可在48小时内启动涉嫌侵权出口货物的查验程序。“这种模式精准破解了企业维权‘举证难、周期长’的痛点。”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主任梁德健表示,这不仅守护了单个企业的合法权益,更助力古镇灯饰产业在全球市场筑牢信誉根基。
产业背景:逆势增长背后的护航力量
今年以来,全球照明外贸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前三季度我国照明产品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创下近五年同期新低,其中对美出口降幅达19%。而中山灯具出口能保持稳定规模,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密不可分。
作为“中国灯饰之都”,中山灯具产业正通过技术升级与合规建设应对市场变化。中山海关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业协会建立信息共享与联防联控机制,与快速维权中心深化合作,形成“预防-投诉-查处”的全链条保护闭环。这种政企协同的护航模式,既为企业创新研发注入信心,也为中山灯具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提供了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