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贸试验区食药同源商品进口实现“零的突破”,首单加拿大西洋参顺利通关

2025-11-03

  近日,一批源自加拿大的西洋参在成都海关所属天府新区海关完成通关手续,正式进入国内市场。这是《成都自由贸易试验区食药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试点方案(试行)》9月印发以来的首批试点商品进口,标志着成都自贸试验区在食药同源商品进口领域的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该笔业务的成都山岚食品有限公司,也成为四川省内首家成功实现食药同源商品进口的企业。

  此次改革试点聚焦食药同源商品进口的痛点难点,首批开放的试点商品涵盖西洋参、枸杞、黄芪、当归、肉桂等16种传统兼具食品与药品属性的商品。长期以来,食药同源商品因属性特殊,处于食品与药品监管的交叉地带,进口环节面临诸多阻碍:按食品监管存在风险控制难题,按药品管理则流程繁琐、周期漫长,导致企业进口成本高企、效率低下。

  为破解这一困境,试点方案明确了全新的通关流程:试点企业可凭区自贸主管部门开具的《食药同源商品进口用途证明》,根据商品实际用途向海关申报。海关核验该证明后,无需企业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大幅简化了申报手续。

  “改革从制度层面打通了原材料进口的堵点,让企业切实受益。”成都山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郁珮表示,以往同类商品进口通关需约60天,如今仅需96小时即可完成,通关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企业资金流转速度也显著加快,采购成本明显降低。

  此次首单业务的顺利落地,不仅为四川省食药同源商品进口企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通关范例,也彰显了成都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未来,随着改革试点的逐步深化,将进一步激发食药同源商品进口市场活力,助力成都打造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