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27
2025年前4个月,黄河流域9省区进出口总值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8.8%。以流域内的外贸大省山东为例,其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前4个月农产品出口530.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持续稳居全国农产品出口首位。山东的优势不仅限于农产品领域,多个地市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从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到智能家电、运动器材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成为推动进出口持续增长的核心动能。
山东威海的钓具产业早已享誉全球,这里聚集了近5000家钓具生产及贸易企业,占据全球六成鱼竿市场份额。在当地一家大型生产企业,碳纤维鱼竿通过自动流水线批量下线,即将发往欧洲市场。2025年以来,该企业出口额达2.1亿元,同比增长27%。
外贸企业负责人周浩介绍,采用新型工艺生产的钓鱼竿兼具出色韧性与强度,可承受较大拉力,精准契合国际市场需求。随着出口规模扩大,企业进一步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目前已形成涵盖钓鱼竿、鱼线轮、导环、鱼饵等全链条的产业集群。
青岛海关所属威海海关企业管理科副科长王超指出,威海渔具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的集群优势,显著增强了企业“出海”信心。2025年1—4月,威海市钓具企业累计出口钓具产品13.8亿元,同比增长19.6%。威海市钓具行业协会会长单位负责人苏屹表示,现有700余家钓具企业已在海外布局产业链,过硬的产品质量、较高的科技含量和优越的性价比,成为其“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
在山东西部的济宁市,一家推土机企业的“矿山魔方”数字可视化平台引人注目。针对远在海外的露天矿山,“智慧管家”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矿石数据,使济宁的工程师可同步调整设备参数,确保推土机群作业精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外贸企业负责人姜雨田介绍,这种“云端指挥+地面执行”的作业模式,可使矿山开采柴油消耗降低35%、人力成本减少40%。作为高端制造业代表,该模式不仅为矿山开采提供定制化的一体化施工解决方案,更推动了矿山领域的绿色智慧化发展。企业近年来连续研发多款5G远程工程机械,带动鲁南地区近300家工程机械零部件配套企业聚集成链。
济宁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周晓表示,1—4月,山东省出口工程机械及其零配件约191.9亿元,同比增长超18%。海关统计显示,前4个月黄河流域进出口增速高出全国6.4个百分点,这一成绩不仅得益于山东、四川等外贸大省的贡献,也离不开青海、甘肃、河南等省的高速增长,三省进出口增速分别达69.9%、44.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