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包装业焕新:山西同翔印务以绿色升级破局

2025-10-20

  走进山西同翔印务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中透着蓬勃生机——崭新的350型电子轴凹版印刷机高速运转,彩色塑料薄膜在机台上流转,转眼便成为一卷卷精致包装;一旁的600型高速制袋机同步作业,印有“奇强洗衣液”字样的包装袋整齐输出,工人们熟练操作,一派繁忙景象。作为扎根本地的软包装企业,同翔印务正以2300万元的设备与技术升级投入,挣脱传统制造束缚,走出一条“绿色+智能”的转型之路。

  新设备撑起“效率革命”

  此次升级中,350型电子轴凹版印刷机与600型高速制袋机成为生产核心,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生产节奏。“以前每分钟最多生产100米包装材料,现在能达到300米,效率翻了两倍还多。”公司副总经理刘水龙介绍,新设备不仅提速,更在精度与适应性上实现突破。过去复杂图案需要多次印刷,如今一次就能成型,既省时间又降成本;600型高速制袋机则实现裁切、成袋全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的同时,让包装袋规格更统一、质量更稳定。

  这一变化直接体现在订单交付上。此前承接奇强等知名企业的大订单时,常因生产周期长面临延迟风险,如今新设备高效运转,企业能灵活响应客户需求,准时交付率大幅提升。据了解,此次升级还涵盖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车间布局优化,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为企业抢占市场、提升竞争力筑牢根基。“‘速度+精度+稳定性’的新生产模式,让我们应对市场更有底气。”刘水龙说。

  绿色生产算好“环保账”

  在提效的同时,同翔印务把绿色生产贯穿到每个环节。车间内,一套废气治理系统持续运转,印刷产生的废气被引入高温燃烧装置,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放,过程中释放的热能还能回收用于设备加热。“以前单靠电力加热,能耗高、成本也高,现在热能循环利用,环保又省钱。”刘水龙解释道。

  废料回收则是另一项关键举措。厂区的废料回收站里,边角料、余料按类别整齐堆放,标注清晰,等待重新投入生产。“能再加工的直接回炉,不能的就集中回收处理,每一卷材料都不浪费。”员工们熟练遵循分类流程,让绿色理念落地到操作细节中。此外,生产控制系统实时监控温度、压力等数据,根据生产节奏自动调节热能分配,确保设备始终在最佳节能状态运转。

  为让绿色生产理念深入人心,公司还专门开展培训,从废气治理流程到热能回收操作,再到废料分类方法,逐一讲解示范,员工需通过模拟考核才能上岗,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环保规范。“现在‘双碳’目标推进得快,包装行业环保要求越来越严,不跟上就会被淘汰。”刘水龙坦言,绿色升级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修课”。

  产业升级激活“链式效应”

  设备更新与绿色转型,还带动同翔印务实现管理、工艺与人才体系的全面提升。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数字化管理平台,生产全流程数据可实时监控分析,企业能根据订单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从接单、生产到质检、发货,每个环节都精准可控。这种高效运转模式,不仅让企业自身受益,还带动了上下游供应商与物流企业发展,成为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

  目前,同翔印务已带动100余人就业,为当地增加税收与产业附加值,其转型经验也为临猗县传统制造业升级提供了参考。而在临猗县,类似的产业升级项目正多点开花——润泽极康科技的智慧移动医疗终端项目、长佑科技的LED显示模组项目、库迪咖啡的水果深加工项目等陆续推进,形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从一家企业的车间焕新,到一个县域的产业活力提升,同翔印务的绿色转型之路,正是传统包装业突破发展瓶颈、拥抱新机遇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