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3
日前,合肥海关所属马鞍山海关的两名关员专程前往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山鹰国际”)的发电厂进行回访,深入了解其从海外引进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生产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作为国内造纸行业的领军企业,山鹰国际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针对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轻渣、浆渣及污泥等固废,全力探索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建设发电厂,山鹰国际成功将固废处理难题转化为能源再生的新优势,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在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树立起循环经济的行业典范。
山鹰国际发电厂副厂长马忠祥介绍道:“我们从德国MERI公司引进了能源再生处理车间系统,同时采用了芬兰Valmet的先进循环流化床锅炉等国际顶尖设备。”这些核心设备共同构成了山鹰国际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项目的“心脏”,实现了对自身造纸固废的高效回收利用。“利用造纸废弃物、轻渣、浆渣、污泥等作为燃料,发电厂每日可处理固废达863吨,年发电量约2.3亿度,经核算,一年便能节省生产成本5000万元。”马忠祥补充说。
这种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固废处理方式,不仅大幅降低了企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风险,还将原本的环保负担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不过,在项目推进初期,山鹰国际也曾面临诸多挑战,其中进口设备归类复杂、采购周期紧张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此,马鞍山海关主动作为,对项目实施“立项—通关—后续”全链条跟踪管理,从产业政策条目确认阶段便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帮助企业减免了2批进口设备的关税,共计33.5万元。
据统计,在今年1月至7月期间,马鞍山海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助力辖区企业累计获得关税减免639.8万元,同比增长1.21%,为企业释放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马鞍山海关综合业务一科相关负责人评价道:“这是国内首个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的固废焚烧发电项目,具有显著的绿色生态文明示范效应,是对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径的一次宝贵探索。”在全球加速绿色能源转型、我国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山鹰国际的这一项目实践,为我国实现2025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2030年资源化率超过60%的目标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对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