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三样”外贸名片亮眼:前三季度出口破千亿,欧盟市场增长强劲

2025-10-28

  “丝路海运”的货轮穿梭不息,绿色能源产品破浪出海。今年前三季度,福建外贸以锂离子蓄电池、电动汽车、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交出亮眼成绩单——据厦门海关统计,全省“新三样”出口额达1070.1亿元,同比增长18.4%,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9月单月出口126.9亿元,实现连续7个月出口值超百亿元,成为八闽大地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产业梯队发力:锂电领航,新能源车增速迅猛

  在福建“新三样”出口版图中,锂离子蓄电池堪称“压舱石”。前三季度该品类出口984.6亿元,同比增长16.8%,占全省“新三样”出口总值的92%,凭借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持续占据全球市场份额。漳州科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的数智化车间里,自主研制的散热器自动锁付设备正高效运转,关务负责人卢慧珍透露:“得益于海关的包装合规培训,公司前三季度锂离子蓄电池出口近万台,同比翻倍,目前正拓展东南亚市场,四季度增长可期。”

  电动汽车则成为增长“黑马”,以54.9%的同比增速实现出口67.7亿元。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的氢燃料重卡、冷链物流车等12大系列产品备受青睐,营销管理中心陈承介绍:“通过自主研发与高端定制,今年前三季度已拿下德国、澳大利亚等市场近8000万元订单。”相较之下,光伏产品出口17.8亿元,同比增长1.7%,虽规模较小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构成“一主一强一稳”的产业出口格局。

  二、市场格局清晰:欧盟成核心阵地,民企挑大梁

  从出口目的地看,欧盟是福建“新三样”的核心市场。前三季度对欧盟出口571.4亿元,同比激增33.2%,占全省“新三样”出口总值的53.4%。其中德国表现最为突出,出口额达467.6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2.7%,占比超四成,成为福建绿色能源产品的“第一买家”。此外,对东盟出口34.8亿元,占比3.3%,新兴市场拓展潜力初显。

  企业主体方面,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劲活力。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新三样”1005亿元,同比增长19.6%,占比超93%,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绝对主力;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9.7亿元,同比增长6.2%,占比4.6%,多元市场主体共同构筑起福建“新三样”的出口韧性。

  三、政企协同护航:政策与服务双轮驱动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政策引导与精准服务的双重支撑。福建省早在《外贸出口优势产业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中,便将“新三样”纳入重点扶持范围,推广锂电包装“产品线”智慧监管模式,配合开展锂电池铁路运输技术研究,为产业出海铺路。

  厦门海关则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线上培训+实地指导”解读各国标准,帮助企业规避合规风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高精尖产品筑牢“安全网”;开通出口查检快速通道,实现“即报、即验、即放”,大幅提升通关效率。这种“政策铺路+服务护航”的模式,让福建“新三样”在全球绿色转型浪潮中加速抢占市场先机。

  从车间的智能生产到全球的市场布局,福建“新三样”正以技术硬实力与服务软实力,持续擦亮外贸新名片。随着四季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其出口增长动能有望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