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框架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迈向新高度

2025-04-21

  4月中旬,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举办,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企业携特色食品、美妆产品亮相,展现区域贸易活力。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正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机制释放新动能。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9823亿美元,连续五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总额达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中越贸易尤为亮眼,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5%,中国对越直接投资超25亿美元。RCEP生效后,中越在农产品领域关税减让显著,越南91.3%的农产品和中国92.6%的农产品将逐步实现零关税,化妆品贸易更以年均超18%的增速成为新增长点。

  近期高层互访中,RCEP与中国-东盟自贸区(ACFTA)成为合作关键词。中越两国签署《关于加强产供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计划通过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随着ACFTA 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双方将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深化合作。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也表达了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稳定供应链的合作意愿。

  在市场层面,东盟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发展机遇。消博会上,多家RCEP成员国企业通过与海南合作参与自贸港建设。例如,马来西亚企业在三亚设立进出口公司,柬埔寨企业在海口、深圳等地成立经贸实体,实现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转型。

  专家指出,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与RCEP的叠加优势,正成为区域贸易枢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RCEP通过原产地累积规则、贸易便利化措施,推动成员国产业协同发展。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RCEP有望成为引领全球自由贸易的新动力,其探索的差异化合作模式为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提供了共赢路径。在逆全球化浪潮下,RCEP不仅巩固了中国-东盟合作纽带,更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