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9
9月4日,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在广西南宁完成企业首单跨境线上交易和结算: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通过该平台,与新加坡方顺利达成交易。这一成果标志着该平台作为助力中国医药企业“进军”东盟国家和上合组织国家的便捷、安全通道,已基本成熟。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局长庞军介绍,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是面向东盟国家和上合组织国家开放的国际性区域医药服务贸易和结算平台,于2025年1月正式启动,由国家医疗保障局指导地方建设,是首个跨境区域医药集采平台。秉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理念,该平台致力于打造集信息发布、交易撮合、跨境结算、政策咨询于一体的国际医药服务枢纽,正逐步成为中国医药出口东盟的“直通车”与“新窗口”。
跨境交易“直通车”已就位
自启动以来,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迅速汇聚大量医药企业与产品资源。据庞军介绍,平台网站目前已收录781种药品以及1652类医用耗材及设备产品信息,吸引114家国内头部医药企业和10家国际采购商入驻,初步形成涵盖“申请注册—完善信息—采购申报—交易撮合—结算配送”的全流程医药交易闭环。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成为首家通过该平台完成跨境交易的企业。公司董事陈波表示,东盟市场是众多中国药企“出海”的首选之地,但跨境贸易中长期存在的资讯壁垒、复杂供应链、不便结算等难题,阻碍许多企业迈出第一步。
“平台为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难题。”陈波说,平台为有意向出海的企业提供了更优展示机会,带来便捷的交易全流程服务。这种“企业自主展示、采购方精准对接”模式,既省去中间沟通成本,又隔绝市场风险。同时,平台提供便捷结算渠道与稳定跨境物流配送,让跨境医药交易拥有跨境“线上商城”采购般的体验。“总体而言,交易平台是国内企业与东盟国家采购方之间的‘直通车’。”他总结道。
线上结算作为跨境交易的关键环节,也实现重要突破。连连国际副总裁钟义介绍,作为支付服务支持方,连连为平台提供多币种跨境收款、全链路线上化对账及合规风控等系列服务,显著提升跨境交易效率与安全性。“我们依托全球66张支付牌照与资质,以及多年来搭建的跨境支付网络能力,为平台及参与交易的双方企业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跨境交易结算服务。”他表示。
平台具备五大突出特征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保局副局长赖永东介绍,中国—东盟区域医药交易(集采)平台具备时代性、权威性、创新性、服务性和开放性等5个特征。
时代性体现在平台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深化与东盟、上合组织国家在医疗保障和医药政策方面的合作,是中国医药与国际接轨的新桥梁。
权威性源于平台的政策资讯和产品数据库。平台不仅实时更新中国医保政策、集采信息,还提供东盟多国的医药法规、准入审批制度和行业标准,所有药品和耗材数据均关联全国集采网,确保信息准确可信。
创新性是平台的核心特质。依托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平台在全国率先探索跨境医药集采机制,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有益实践。
服务性贯穿平台建设全程。平台坚持响应企业需求,整合多方资源,为企业提供从展示、撮合到结算、物流的全链条服务,真正做到“让企业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
开放性是平台的建设原则。平台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充分尊重企业主体和企业首创精神,期望发挥平台优势,为企业产品“出海”增添渠道选择。
为确保平台企业的质量和信誉,入驻企业需满足三项基本要求:申报主体合法合规,持有有效的生产与销售许可;企业信用可靠,平台将关联全国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网信用信息,实行信用管理;产品信息须完整、准确、有效,包括标准化基本信息、双语说明书、国际认证证明和视觉化展示材料。
赖永东表示:“我们期待更多企业入驻平台,参与平台发展,共享‘出海’经验,更大力度发掘平台‘出海’潜力。”
未来发展力求新突破
尽管平台建设已初见成效,但挑战依然存在。庞军指出,当前中国医药“出海”仍面临标准互认壁垒、信息不对称、地缘政治以及企业“单打独斗”等现实困境。此外,东盟部分国家更认可欧美药品,国内企业间还存在“内卷”和价格战现象,影响出海的持续性与品牌建设。
面对这些挑战,平台下一步将重点在五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力争在创新平台高效运行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平台是我国医保改革发展的新生事物,功能定位、要素保障、部门协同和国际市场化运作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通过不断完善优化医保、医疗、药监、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快建立与东盟国家相关部门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同时,努力打造促进平台优质、安全运行的国际性市场化经营主体。
二是力争在平台提供更高效、便利、安全交易撮合结算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完善平台在医学试验区常驻实体性机构建设,建好用好平台门户网站,提高海外医药交易资讯捕捉能力,优化采购交易模块功能,以“线上+线下”双渠道优势持续提升交易撮合能力,助力更多有意愿“出海”的医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三是力争在平台推动面向东盟等双边多边医药规则互认上取得新突破。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起点为契机,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国家级、国际性平台,选择创新药、医用耗材和医疗设备等临床价值显著的产品,通过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国内外专家培训班,让国外的专家和医药企业了解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和优势;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努力在推动完善既有的医药双边、多边协定或新增协定方面取得新成果,进一步推动规则互认、监管互认、准入便利。
四是力争在平台网站推动东盟医保医学医药专业语料库建设取得新突破。广西拥有丰富的东盟语料基础和东盟语言人才资源,按照“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推进平台网站的东盟医保、医学、医药专业语料库建设,打造成为权威、全面、安全的国际性平台网站,为东盟国家提供医药贸易和跨境结算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五是力争在平台推动实施更多“小而美”医药民生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平台积极构建辐射东盟国家的跨境医疗保健网络,努力把广西打造成为面向东盟国家人民提供优质便利的跨境医疗服务胜地。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能力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下一步将以“整建制”方式将这项“小而美”民生项目有序推向东盟等“一带一路”国家,造福广大地贫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