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央处理部件出口一季度表现亮眼,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2025-05-08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与AI技术革命的双重驱动下,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作为算力核心的中央处理部件,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福建,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其数字产业蓬勃发展,作为数字经济硬件基础的中央处理部件,迎来了广阔的市场机遇。据福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福建省中央处理部件出口总额达到29.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出口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第二,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闽企“芯”向东北亚,日韩市场成主力

  在出口市场分布上,福建省中央处理部件出口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日本和韩国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与汽车制造强国,对中央处理部件有着庞大的需求。2025年一季度,福建省中央处理部件对日本出口17.9亿元,增长13.2%;对韩国出口5.7亿元,增长23.6%。日本与韩国二者合计占同期福建省中央处理部件出口总值的80.4%,成为拉动福建省该产品出口增长的关键市场。这一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日韩电子、汽车产业对高性能中央处理部件的持续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福建相关企业在产品质量、性能以及供应稳定性上,得到了日韩客户的高度认可,成功融入了当地成熟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加工贸易挑大梁,外商投资活力足

  从贸易方式来看,福建省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中央处理部件,凸显出外向型产业特征。2025年一季度,福建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中央处理部件27.9亿元,增长16.7%,占福建省中央处理部件出口总值的95.2%。加工贸易模式下,企业利用福建的区位优势、劳动力资源以及政策便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通过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后再出口,有效带动了产业发展与出口增长。

  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福建省中央处理部件出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5年一季度,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中央处理部件28亿元,增长16.2%,占比高达95.6%。外商投资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以及全球化的市场渠道,为福建中央处理部件出口注入强大动力。它们不仅带来了资本,还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了当地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增强了福建中央处理部件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企业创新谋发展,海关助力拓市场

  在众多福建企业积极投身中央处理部件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浪潮中,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和科盟(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表现尤为突出。

  锐捷网络,作为福建一家领先的ICT(通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中国网络设备及云桌面业务领域成绩斐然,其企业级WLAN市场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走进锐捷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工厂,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物料,高效完成产品组装。目前,工厂正全力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日本的网络交换机。据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商务部总经理王娟介绍:“今年,我们敏锐抓住全球AI产业发展和社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良好机遇。在海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网络交换机、无线接入点、无线路由器等算力基础设备出口量稳步增长。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海关统计出口额超3.9亿元,同比增长32.83%。”

  社会数字化转型同样深刻影响着教育产业,科盟(福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智能教育、教学产品研发,以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为驱动,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该公司总经理邱舒扬表示:“随着‘AI+教育’加速融合,我们聚焦触摸技术研究、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和工业设计等领域,持续开展项目攻关,出口的交互式液晶电子白板、视频展台等产品均植入AI技术。在海关部门高效便捷的通关保障下,今年一季度公司出口额超502万元,同比增长2.8倍,实现了海外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福建省中央处理部件出口产业持续向好发展,福州海关持续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海关工作人员主动深入企业调研,精准把握企业在生产、物流、通关等各环节的需求,构建起“调研-施策-护航”全链条服务体系。在政策辅导方面,海关积极帮助企业叠加各类政策红利,如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无纸化申报”“自助打印”等便捷服务,以及提前申报、汇总征税等措施,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同时,在通关环节,海关为相关产品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即报即检、快速放行,确保产品以最快速度送达海外客户手中,全方位助力福建省中央处理部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实现外贸新突破,在全球数字经济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