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25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不久前在英国伦敦举行,这是继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进展后中美高官的再次会晤。
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2023年两国经济总量合计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5%,其经贸关系直接关乎世界经济稳定与前景。双方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货物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则为美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服务贸易额668.6亿美元,贸易规模占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额的近1/4。
经贸关系的互利共赢本质
惠及双方经济民生:中国进口商品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产品,助美国企业降低成本;对美出口为中国创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也为美国农产品、集成电路、航空产品等提供广阔出口空间。2001—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从不到200亿美元增至1435亿美元,增幅高于同期美国对全球出口水平。
带动全球产业链协同:中美贸易、投资及供应链合作不仅惠及双方,也使各自贸易伙伴从中受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贸易不平衡的争议与本质
近年来,随着大国竞争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不平衡成为争议焦点。美方强调对华货物贸易逆差,而中方指出若计入服务贸易,双向贸易大致平衡。事实上,贸易不平衡是中美经济结构特征与比较优势的市场选择结果:
美方叙事的局限性:2016年以来,美国渲染“中国冲击”理论,称“中国崛起导致美国制造业失业”,但美国企业研究所学者温希普研究表明,该理论缺乏严谨数据支撑——受中国贸易影响较大地区的制造业岗位损失,常被其他行业就业增长抵消,甚至接触中国进口更多的企业因成本优化反增制造业岗位。
保护主义加剧逆差:美方泛化国家安全、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实施技术禁运与出口管制,限制美国企业扩大对华出口,反而加剧了贸易逆差。加征关税更使中美经贸关系陷入险境,扰乱国际经济秩序。
重回正轨的积极意义
庆幸的是,5月12日日内瓦磋商后,中美建立经贸磋商机制,贸易暂时“休战”。6月5日两国元首通话强调“用好磋商机制、争取双赢结果”,伦敦会议中双方代表就落实共识达成一致。中美经贸关系重回正轨:
利好中美经济:为双方企业创造稳定预期,释放贸易与投资潜力,助力经济增长;
稳定世界经济: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国际贸易秩序提供重要支撑。
从经济结构互补性到全球市场联动性,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始终是互利共赢。唯有摒弃保护主义,以理性对话解决分歧,才能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为世界经济注入确定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