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联运,为衢州“新三样”出口“加速度”

2025-08-26

  近日,在衢州某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厂区里,一片忙碌景象。一箱箱光伏组件被有序装入集装箱,它们将从衢州港出发,运往宁波舟山港,最终驶向欧洲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该公司此次启用海河联运,不仅是一次关键的物流模式革新,更标志着衢州成功打通了新能源产品规模化出口的水路通道,为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新三样”的出海征程开辟了新路径。

  “选择水路运输,综合物流成本能降低约15%,实实在在地节省开支,让我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更具价格优势。”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语道出了选择海河联运的关键原因。与传统的煤炭、砂石等大宗物资不同,光伏组件这类高附加值产品,对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环境条件有着更高要求。而水路运输凭借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等突出优势,其经济性与环保性高度契合新能源产业的特质。

  一同搭乘此次货船出发的,还有衢州本地的特种纸、氯化钙等产品。衢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企业抱团出海,共享运输通道,效率得以提升,成本分摊也更为合理。”这也是衢州港积极探索构建集装箱“重进重出”(往返满载)运输模式的重要尝试。

  事实上,衢州在拓展外贸物流通道上持续发力。去年底,衢州开通首条“水水中转”外贸航线,大宗货物经“衢州-乍浦-宁波”中转可直达加拿大,结束了衢州外贸货物需在沿海港口“二次倒腾”的历史。今年,随着“衢州-乍浦-宁波”集装箱航线每周两班稳定开行,相比以往走铁路运输,企业运输成本又节省了近三分之一。

  此前,为进一步推动海铁联运发展,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国际物流团队深入衢州及周边市场,大力揽货,积极对接客户需求。今年4月,团队抓住光伏产业产能增加、出口需求旺盛的机遇,与该新能源公司达成出口业务合作,致力于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出货效率,凭借更快捷经济的物流优势助力“中国造”参与全球贸易竞争。双方合作以来,国际物流团队严格把控业务流程,优化运输组织,为客户量身定制精准化物流解决方案,并不断提升班列开行品质,逐步实现稳定出货。

  未来,随着“衢州—宁波”集装箱班轮常态化运行,将有更多新材料、新能源、特种纸等衢州主导产业的产品,借助海河联运“扬帆远航”。这不仅为衢州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也将为衢州“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注入强劲动力,推动衢州在全球贸易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