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领域6项国家标准获批发布,助力行业质量与标准化升级

2025-09-24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第21号公告,批准发布《包装储运图形符号标志》等62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及6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修改单。其中,《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等6项造纸领域国家标准的出台,成为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此次发布的6项国家标准涵盖修订与制订两类,精准对接行业发展需求:

  修订项目:包括《纸和纸板油墨吸收性的测定》《胶带原纸》《纸浆丙酮可溶物的测定》和《育苗纸》。这些标准在原有基础上优化技术指标与检测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对纸张性能、原材料质量及特种纸品生产的规范适配性,更好契合当前印刷、包装、农业等下游领域的升级需求。

  制订项目:新增《纸和纸浆印刷纸产品的脱墨性试验方法》《纸和纸板色牢度评价试验》两项标准,填补了行业在废纸回收利用检测、纸品色彩稳定性评估等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循环经济发展和高品质纸品生产提供了统一的检测依据。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原材料产业,造纸行业的标准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这6项国家标准的实施,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造纸领域涵盖基础检测、产品质量、特种应用的标准体系,更通过统一技术规范与检测方法,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明确指引。例如,脱墨性试验方法的建立将助力废纸资源高效回收利用,与《纸浆、纸、纸板和纸制品碳足迹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绿色标准形成协同,推动行业低碳转型;色牢度评价标准则能提升印刷用纸、包装用纸的品质稳定性,满足出版、消费品包装等领域对色彩持久度的高要求。

  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标准修订与制订紧扣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型的趋势,通过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既能引导企业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也能为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加速落后产能出清。未来,随着造纸领域标准体系的持续完善,将进一步强化我国造纸产业的技术支撑能力,为参与国际标准协同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