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8
近期,多家国内锂电企业加快了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步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星源材质等企业相继启动大型项目,推动中国锂电产业链协同“出海”迈向更深层次。
在具体项目布局上,6月29日,宁德时代与印尼当地企业合作的合资电池工厂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9亿美元,业务覆盖红土镍矿开采、冶炼、电池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及回收等全产业链,建成后可为3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配套。
6月28日,星源材质位于马来西亚的东盟基地(一期)宣告建成。这个总投资近50亿元的项目,将成为年产20亿平方米湿法及涂覆隔膜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球规模较大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固态电池刚性骨架制造中心。企业负责人表示,该基地投产后预计贡献集团半数利润,助力拓展东南亚及全球市场,推动国际化发展。
亿纬锂能也于6月27日公告,计划在马来西亚吉打州投资不超过86.54亿元建设新型储能电池项目。企业方面认为,此举有助于满足全球储能需求,强化市场地位,完善全球化布局。
除龙头企业外,新宙邦、恩捷新材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马来西亚布局电解液、隔膜等材料产能,预计2026-2027年投产后,锂电四大核心主材将在东南亚实现本地化生产。
分析认为,中国锂电企业在技术、产能等方面的优势,与东南亚的资源、成本及政策优势形成互补。东南亚镍矿等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印马泰”等国集聚了不少汽车制造企业,利于形成“整车+电池”本地化生产体系。这种产业链协同布局,既能降低物流成本、强化技术协作,也能以东南亚为支点辐射全球市场,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布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