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9
11月18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陕西西安圆满举办。论坛现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第四批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郑州至德国汉堡等7条新线路同步亮相。此次扩容后,实行全程时刻表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总数达17条,年开行规模突破1000列,服务网络覆盖国内9座集结城市与欧洲6座核心节点城市,为亚欧互联互通注入新动能。
本次新增的7条线路精准衔接中欧重点经贸城市,具体包括:郑州经阿拉山口口岸至德国汉堡、西安经霍尔果斯口岸至捷克布拉格、济南经阿拉山口口岸至匈牙利布达佩斯、重庆经阿拉山口口岸至匈牙利布达佩斯、西安经阿拉山口口岸至匈牙利布达佩斯、长沙经霍尔果斯口岸至波兰波兹南、石家庄经二连浩特口岸至波兰华沙。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线路并非简单的路径新增,而是通过跨国铁路协同调度实现全流程时效优化,全程运输时间较普通中欧班列大幅缩短。
作为中欧班列的"高配版",全程时刻表班列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可控"。其按照中国与沿线各国铁路共同商定的固定车次、运行线路、班期计划,明确境内外始发、口岸通关及终到的精确时间,实现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运行时刻的无缝贯通。这种标准化运营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班列运行受跨国调度、换装等因素影响导致时效波动的问题,运输稳定性显著提升,为保障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顺畅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第四批时刻表的落地,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国内层面,西安等14个国家级集结中心高效运转,推动运输模式从"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升级,实现货物的集中汇聚与快速分拨;境外层面,德国杜伊斯堡、波兰马拉舍维奇等节点城市功能持续强化,服务网络已覆盖欧洲26国232个城市及11个亚洲国家的百余个城市。当天凌晨4时30分,X8003次中欧班列从郑州圃田站鸣笛启程前往德国汉堡,成为全国首列直达汉堡的全程时刻表班列,标志着新时刻表已正式进入实操阶段。
在货物流通方面,中欧班列的"带货清单"已拓展至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锂电池等"中国制造新三样"通过班列源源不断输往欧洲,而欧洲的汽车零部件、母婴用品、特色农产品等也借此进入中国市场,形成双向贸易繁荣的格局。这种高效的物流通道不仅降低了企业跨境贸易成本,更让沿线各国共享经贸合作红利,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务实载体。
未来,随着跨国铁路协同机制的不断深化,全程时刻表班列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依托稳定的时效保障和丰富的线路选择,中欧班列将持续推动亚欧经贸合作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书写互联互通与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