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9
作为亚洲最大的鱿鱼加工基地,山东荣成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完善的产业根基,在东盟市场开辟出水产出口新蓝海。今年1-9月,荣成市出口东盟国家水产品达5.8亿元,同比激增115.7%,在区域合作深化的浪潮中交出亮眼答卷。
这一跨越式增长的背后,是荣成深耕多年的远洋渔业全产业链优势在发力。荣成坐拥307艘专业远洋渔船,数量占全国11%、全省65%,形成了从鱿鱼、鲐鱼等原料捕捞,到精深加工、冷链储运的完整产业闭环,其鱿鱼年加工量占全国40%以上,为出口提供了稳定的货源保障。更关键的是,企业精准捕捉到东盟消费升级趋势——当地对高附加值、便捷化水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荣成水产企业迅速响应,研发出一系列适配产品:马来西亚市场畅销的粘粉鱿鱼圈、唐扬鱿鱼须等冷冻调理食品,新加坡消费者青睐的即食鱿鱼丝、鱿鱼须,以及泰国市场需求旺盛的冻鱿鱼花等,均成为拉动出口的主力。山东鑫润水产有限公司经理于洋透露,今年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订单持续攀升,以鱿鱼、鲐鱼为原料的加工品在当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青岛海关所属荣成海关的精准服务,为水产出口打通了高效通道。针对水产品保鲜要求高、船期紧的特点,海关专门开通“东盟出口专线”,推行“提前申报+预约查验”模式,实现随报、随检、随放,配合“云签发”系统的全流程电子化证单服务,将整体通关时间压缩30%以上。在降本增效方面,海关重点指导企业运用RCEP关税优惠政策,仅荣成汇英食品有限公司出口菲律宾的水煮牡蛎罐头,就凭RCEP原产地证书实现关税从10%降至0,年节省税款约30万元;而“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推广,更助力企业综合成本降低约15%。今年以来,荣成海关已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5315份,帮助企业享受成员国关税减让超2亿元。
面对东盟各国复杂的食品进口法规,海关的技术支撑为企业筑牢市场准入屏障。东盟部分国家对水产品的微生物指标、添加剂使用等有严格要求,荣成海关依托“技贸微讲堂”精准解读各国标准,围绕原料验收、交叉污染防控等10余个关键环节开展辅导,帮助企业构建符合东盟标准的卫生质量管理体系。以泰国市场为例,针对其对养殖水产品的溯源与冷链要求,海关指导企业完善从加工到运输的全链条记录,确保每批产品都能满足中泰双方的检验检疫规范,顺利获取出口“通行证”。
如今,东盟已成为荣成水产品出口的核心增长极,在RCEP签署国出口版图中位列第三,出口额达20.4亿元。随着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的推进与自贸协定红利的持续释放,荣成正以“捕捞+加工+服务”的全链条优势,持续深化与东盟市场的合作,让更多“荣成智造”的水产精品走进东南亚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