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4
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外贸数据,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较前8个月提升0.5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这份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当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各地各部门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广大外贸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深耕创新发展,我国外贸不仅实现规模稳步增长,更在结构优化上取得突破,达成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从细分数据来看,我国外贸“稳中向好”的特征愈发明显,抗压能力持续增强。季度维度上,增速呈现逐季攀升态势:一季度同比增长1.3%,二季度提升至4.5%,三季度进一步加快至6%,至此我国进出口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且三个季度进出口规模均稳定在10万亿元以上,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月度表现同样亮眼,9月单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创下年内单月增速新高,其中出口与进口已实现连续4个月同比双增长,复苏势头稳固。
进出口两端表现分化中蕴含积极信号。出口端有效抵御多重外部压力,保持稳健增长——前三季度出口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个季度维持增长态势,成为外贸增长的核心引擎;进口端虽同比微降0.2%(进出口值13.66万亿元),但降幅较前8个月收窄1个百分点,反映出国内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发力,内需市场正逐步回暖,为进口增长注入动力。
探寻外贸逆势向上的“增长密码”,三大核心支撑清晰可见。其一,创新驱动激发增长潜能,“含新量”持续提升。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9%,对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成,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幅达54.9%,风电设备出口增速显著;与此同时,国潮花灯、盲盒公仔等品质升级的国货潮品,已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出口新亮点。其二,民营企业挑起“主力军”大梁,活力持续释放。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61.3万家,进出口额19.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连续22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今年以来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始终领先,前三季度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攀升至57%,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其三,市场“朋友圈”不断扩容,有效对冲外部风险。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已成为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从具体市场来看,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地区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此外,我国还新增135种农食产品准入,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拓宽了贸易空间。
展望后续发展,王军也指出,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与挑战仍在增多,叠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客观因素,四季度要实现外贸稳定发展仍需付出更多努力。不过,他强调:“我国经济拥有稳固的基础、丰富的优势、强劲的韧性与巨大的潜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市场与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突出,这些都将为下一阶段外贸保持韧性与活力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