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2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我国印刷业出口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据2025年1-7月国家海关总署进出口数据显示,印刷品、印刷装备、印刷器材等三大类印刷相关商品进出口总值达142.47亿美元,同比增长1%。其中,出口额为114.95亿美元,同比增长0%;进口额为27.51亿美元,同比增长4%。整体呈现出“出口停滞、进口收窄”的态势,然而在这看似平淡的数据背后,实则蕴藏着行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信号。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呈现出“装备强、印刷品弱”的特点。印刷装备成为出口增长的强劲引擎,出口额达23.44亿美元,占比20%,同比增速高达17%。其中,胶印机、柔版印刷机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39%、58%,数字印刷机出口额6.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这表明我国印刷装备制造技术不断升级,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相比之下,印刷品出口则略显疲软,占出口总额74%的印刷品出口同比下降4%。其中,笔记本及类似品、非瓦楞纸折叠纸盒、标签等主要品类出口额均呈下降趋势,不过瓦楞纸箱出口却逆势上扬,出口额达9.78亿美元,同比增长9%,这主要得益于电商快递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对瓦楞纸箱包装的旺盛需求。印刷器材出口相对平稳,出口额为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其中印刷油墨尤其是黑色印刷油墨出口量价齐升,同比增长19%,体现了下游需求对基础耗材的稳定支撑。
在进口方面,印刷装备与印刷品进口额分别为12.34亿美元、12.74亿美元,占比47%、43%。印刷辅机和零件、数字印刷机进口额同比增长6%、32%,显示出国内在高端装备与核心零部件领域仍存在一定的进口依赖;而证券类印刷品进口额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则反映出国内对高安全等级印刷品的需求较为稳定。
从市场分布来看,区域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出口方面,我国对亚洲、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市场分别实现3%、3%、8%、12%的同比增长。亚洲市场依旧是我国印刷业出口的核心区域,出口额达51.29亿美元,占比45%;而对北美、大洋洲市场出口额则分别同比下降10%、15%,其中北美市场受美国市场需求疲软影响较大,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2%。进口方面,从亚洲、欧洲、拉丁美洲、非洲市场进口分别同比增长8%、6%、26%、13%,拉丁美洲市场增速显著,而从北美、大洋洲市场进口分别同比下降12%、58%。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印刷业国际贸易对欧美成熟市场的依赖度有所降低,新兴市场的重要性正逐步提升。
细分领域中,印刷装备领域技术升级态势显著。2025年1-7月,我国印刷装备出口不仅实现整体增长,在高端品类上更是取得突破。柔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等出口额大幅增长,数字印刷机出口量达42.71万台,出口额6.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这反映出我国印刷装备正加速从传统机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适应全球市场对高效、环保印刷设备的需求。在包装印刷领域,需求出现明显分化。瓦楞纸箱因电商快递需求增长而成为出口亮点,非瓦楞纸折叠纸盒、纸袋、标签等消费类包装受终端消费疲软影响,出口额下降。印刷器材领域则呈现出绿色化、高端化趋势,如水性油墨出口增长契合全球绿色印刷潮流,而高端版材需求仍需进口补充,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尽管当前印刷业出口面临增速趋缓的挑战,但也存在诸多机遇。从行业经营效益来看,2024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印刷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1%,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成效显著,为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包装印刷中的电商快递包装、数字印刷以及绿色印刷技术等细分赛道,有望成为驱动印刷业出口增长的核心动能。随着全球电商行业的持续扩张,电商快递包装需求将持续增长;数字印刷凭借高效、个性化等优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绿色印刷技术则顺应全球环保趋势,将为行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印刷企业需抓住这些机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应对当前复杂的出口形势,实现印刷业出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