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16
6月15日消息,中国台湾地区已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芯国际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这无疑是对已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这两家企业的又一次打击。
中国台湾国际贸易管理局(ITAC)周六在其网站公布的最新版本显示,华为及其多家子公司、中芯国际及其多家子公司,均已被纳入所谓战略性高科技商品实体清单的更新范畴。其中,华为在日本、俄罗斯和德国等海外地区的子公司也赫然在列。依据中国台湾现有法规,当地公司若要向实体清单上的实体运送任何物品,都需要事先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准。
报道指出,中国台湾实施的新限制,极有可能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切断华为和中芯国际获取来自中国台湾的技术、材料和设备的途径,而这些对于半导体制造来说,或许是不可或缺的。
长期以来,中国台湾在关键芯片制造设备方面,如光刻机,对运往中国大陆实施了多方面的禁令。不过,在此之前,并未将中国顶尖的科技企业或芯片制造商列入其实体名单。2020年,由于美国的出口管制,台积电被迫切断了对华为的供应。
截至目前,华为与中芯国际尚未针对此事发表相关评论。此次台湾地区将华为和中芯国际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背后明显有着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打压政策的影子。近年来,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不断对中国科技企业挥舞制裁大棒,试图遏制中国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发展。台湾地区此番举动,无疑是在配合美国的战略,进一步破坏两岸在高科技产业领域本就紧密的联系。
对于华为而言,多年来一直承受着来自美国的制裁压力,在芯片供应等方面遭遇诸多困境。尽管华为通过自主研发、拓展供应链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但外部的持续打压依然给其业务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此次台湾地区的限制措施,可能会让华为在获取某些来自台湾的技术、材料等方面再添阻碍。
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芯片制造的龙头企业,同样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此前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在设备采购、技术引进等方面就受到诸多限制,发展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台湾地区将其列入出口管制黑名单,或会进一步影响中芯国际与台湾相关企业的合作,给其供应链的稳定性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从产业角度来看,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高度全球化、产业链分工极为精细的产业,两岸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各有优势且紧密依存。台湾地区在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具有较强实力,而大陆在市场、应用等方面拥有广阔空间。这种人为设置的贸易壁垒,不仅损害了华为和中芯国际的利益,也不利于两岸半导体产业的协同发展,甚至会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造成冲击。国际社会普遍倡导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这种无端的制裁和限制行为,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其负面影响或将在未来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