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铲湾港区:助力外贸“新三样”乘风破浪,驶向全球

2025-06-19

  在全球贸易的浪潮中,中国制造的新名片——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和太阳能电池,即外贸“新三样”,正以强劲的势头在国际市场上扬帆远航。近日,大铲湾港区成功助力一批货值超3.6亿元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柜装船启航,目的地为智利安加莫斯港。此次共120个新能源储能柜的出海,将投入到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绿洲”项目。待项目一期建成,它将肩负起为当地超14.5万户家庭供应电力的重任,成为点亮智利北部生活的重要能源支撑。

  近年来,大铲湾港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提升港口竞争力与服务能力持续发力。在全球绿色能源需求激增、外贸“新三样”出口形势一片向好的大背景下,大铲湾港区敏锐捕捉机遇,大力开拓新能源出海业务,已然成为“新三样”产品走向世界的关键枢纽。

  港区的硬件设施为高效作业筑牢根基。大铲湾港区拥有充足的储能柜堆存场地,宽敞的空间布局能妥善安置大量待出口的储能设备,避免了货物积压与混乱堆放。同时,港区配备了专业的吊装设备,这些设备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操控,无论是在设备起吊、搬运还是装卸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确保操作安全、高效。在新能源储能柜的装载过程中,专业设备与人员紧密配合,快速且精准地完成作业,大大缩短了货物在港停留时间,提高了港口运转效率。

  在物流网络搭建上,大铲湾港区积极打造“陆海”全程物流网络。一方面,通过水路,依托自身优良的港口航道条件,与全球众多港口建立紧密的航线连接,让满载“新三样”产品的货轮能够便捷地驶向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在陆路运输方面,港区与周边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无缝对接,通过多式联运,将货物快速疏散至内陆地区,极大地拓展了货源腹地,实现了货物从内陆生产地到全球目的地的高效流转。

  为进一步优化“新三样”产品的通关流程,大铲湾港区联合所属海关,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全流程安全监管+零延时通关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海关与港区协同合作,从货物申报、检验到放行,打造一体化通关方案。在保障货物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手续、优化流程,使得检验时长大幅缩短60%。以大型光伏设备出口为例,过去繁琐的检验流程常常导致货物长时间滞港,如今在新方案的推动下,光伏设备能够快速完成检验,及时装船出口,企业的出口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随之增强。

  如今,大铲湾港区已然成为外贸“新三样”产品加速出海的强大助推器。在未来,大铲湾港区将继续秉持创新、高效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自身功能,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为中国制造的外贸“新三样”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持续热销提供坚实保障,助力更多“新三样”产品跨越山海,走进全球消费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