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2
中国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天然及合成橡胶(含胶乳)进口量达74.2万吨,较2024年同期的61.4万吨增长20.8%;今年1-9月累计进口量攀升至611.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512.8万吨增幅达19.2%,进口规模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从进口结构看,天然橡胶是拉动增长的核心力量。9月天然橡胶(含技术分类、胶乳等)进口量达59.59万吨,同比增长20.92%,环比增幅也达到14.41%。这一增长态势源于多重因素叠加:一方面,海外工厂前期集中发货的订单在9月陆续到港,叠加云南替代种植指标进入执行期,共同推升了当月进口量;另一方面,关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成为进口增长的重要支撑。自2024年12月起,中国对与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实施零特惠税率,带动老挝、缅甸等国橡胶对华出口量大幅增长,这类低价原料进口也使得云南地区非标库存累库时间提前、速度加快。同时,泰国通过湄公河向中国出口橡胶的零关税试点启动,首批400吨杯状橡胶已于9月装运,进一步拓宽了进口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市场格局正发生显著变化。非洲胶凭借价格优势和政策便利,出口量已提升至每月约15万吨水平,有效弥补了东南亚部分产区减产带来的缺口,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对华出口增长潜力持续释放。这种多元化的进口结构,既保障了国内供应稳定,也对长期以来东南亚橡胶的溢价空间形成挤压。
不过,进口高增长背后,行业供需格局尚未出现实质性改善。需求端面临明显压力:作为橡胶主要消费领域的轮胎行业,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生产活跃度显著回落。截至10月9日当周,国内半钢胎、全钢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42.15%和41.53%,同比均出现明显下滑,节后补库动力不足。全球需求同样疲软,8月八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同比下滑4.65%,创近三年同期新低,进一步压制市场预期。
展望后市,进口增量趋势仍有望延续。随着国内外主产区逐步进入季节性增产阶段,叠加零关税政策下老挝、缅甸及非洲胶的进口增量预期,以及中泰湄公河试点带来的泰国橡胶进口增长,分流进入中国市场的橡胶数量可能持续增加。但在下游需求复苏乏力、库存去化速度放缓及油价下行拖累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橡胶市场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进口高增长与需求疲软的矛盾或将持续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