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4
近日,3月份工程机械销量数据正式出炉,结果令人眼前一亮。主要机种销量表现远超预期,即便在去年3月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仍有多个品类实现同比正增长。这无疑表明,一系列旨在提振内需的政策正逐步落地见效,而出口市场也在较高基数之上,继续保持着增长的良好态势。
在众多工程机械品类中,起重机械的市场表现呈现出极为鲜明的“内冷外热”特征,细分品类之间的表现分化明显。从总销量数据来看,呈现出“2升2降”的局面。除履带起重机外,主要细分产品的国内销量同比出现大幅下滑,然而出口表现却十分惊艳,随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的增幅分别高达63.3%、108%!这些亮眼的销量数据,彰显出行业整体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
具体到各个细分品类,3月当月,汽车起重机共销售2350台,同比下降17.4%。其中,国内销量为1439台,同比下降幅度达到26.4%;出口量则为911台,同比增长2.47%。国内需求的疲软,主要是由于基建项目开工节奏放缓。但出口量的微增,显示出海外新兴市场对汽车起重机有着持续且稳定的需求。
履带起重机在3月的销量为351台,同比增长5.72%。进一步分析,国内销量为138台,同比增长17.9%,成为3月起重机械内销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类;出口销量为213台,同比虽有0.93%的下降,但降幅相比以往已略有收窄。
随车起重机在3月的市场表现堪称异常亮眼,共销售2941台,同比增长4.66%。其中,国内销量达2211台,受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同比下降6.43%;而出口销量为730台,同比增长幅度高达63.3%。即便在全球经济存在波动的大背景下,随车起重机依然能够保持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在逆势中实现上扬,其竞争力不容小觑。
然而,塔式起重机的情况则略显逊色。3月其销量为665台,同比下降30%。国内销量为324台,下降幅度更是高达58.8%。尽管出口销量达到了341台,同比增长108%,创下新高,但国内市场的大幅下滑态势,使得整体市场表现仍受到较大影响,出口增长难以完全对冲国内市场的颓势。
整体来看,除履带起重机外,主要细分产品在近一年的销量走势大致相同。在旺季的3月份,起重机销量数据呈现出两大显著亮点:国内深度调整,出口韧性凸显。这一趋势的背后,与国内经济转型期、基建投资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多元化等因素紧密相关。
国内深度调整,曙光初现
在国内市场方面,除履带起重机内销同比增长17.9%外,其他各类起重机的国内销量均呈下滑态势。但如果仔细研究近两年的销量数据,就会发现各类起重机的同比降幅正在逐步收窄,这无疑是内需回暖的积极信号。
究其原因,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密集出台与加速落地发挥了关键作用。央行果断宣布降准、降息以及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系列政策,释放出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为市场注入了强大的资金活力。财政部也积极行动,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通过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并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多种工具,全力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此外,近两年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新基建”“民生保障工程”“一带一路”等战略逐步推进落实,传统制造业设备更新需求有所减弱,但新能源领域、新农村基建、公路市政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带动着下游对起重机的需求。
出口韧性凸显,前景广阔
从出口角度来看,起重机出口销量在总销量中所占的份额正越来越高,海外市场占有率逐年攀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起重机出口金额为25.41亿美元,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大幅增加至63.02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150%,充分表明国际市场对中国起重机的需求依然强劲。
随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出口同比分别高达63.3%、108%的增幅,强势拉升了总销量,便是最好的证明。目前,国内主机厂持续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海外市场的高景气度犹如坚实的托底力量,能够有效对冲国内市场的压力。
随着全球新兴市场基建需求的持续增长,欧美市场降幅逐步收窄,具备高性价比和优质售后的国产设备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国产设备出海进程不断提速,各类起重机出口有望呈现出稳健走高的态势。
当国内房地产“黄金十年”落下帷幕,相关企业正积极通过“技术出海+场景创新”的模式,打开新的发展空间。整个行业也正处于内缩外扩的变革之中,重塑着价值链条。可以预见,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将是“本地化研发+全球化服务+电动化技术”的综合能力。这一综合能力不仅是企业应对短期市场波动的“压舱石”,更是助力行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阶梯,为中国起重机行业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