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企业破局“增产不增利”:以绿色生态圈构建谋转型

2025-07-14

  在行业ESG表现持续提升的同时,中国造纸业正面临“增产不增利”的增长瓶颈。在此背景下,构建上下游协同的绿色生态圈,成为企业突破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一、行业现状:ESG进阶与利润承压并存

  造纸行业在绿色转型上已展现积极成效。A股造纸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达79%,龙头企业减碳目标明确且成果显著:山鹰国际Wind ESG评级从BBB级跃升至AA级,其2030年减碳目标已完成93%;凯恩股份、青山纸业等企业也通过技术优化实现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减碳路径日益清晰,如冠豪高新借助绿色电力与绿证购买,在扩产中同步降低排放强度。

  然而,行业增长压力持续凸显。2024年,我国纸和纸板总产量同比增长1.5%,但利润同比下降2.7%;2025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5%,利润却降至41亿元,同比下降22%,亏损企业占比超30%。“增产不增利”的矛盾,与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传导等因素密切相关,倒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与效益提升。

  二、破局关键:“向绿而行”成转型核心方向

  造纸产业已形成智能化、清洁化、数字化的新型工业体系,规模以上企业达8.04万家,主营业务收入约1.5万亿元,产量连续16年全球第一,70%企业技术装备达国际先进水平。但要突破利润瓶颈,“绿色转型”不再是附加项,而是生存发展的必选项。

  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指出,行业需提升生物质能源应用比例,在能源理论与技术上寻求突破,为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这一方向既契合全球低碳发展趋势,也能通过降低能耗、优化成本结构,缓解利润压力,同时满足下游及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升级。

  三、生态共建:构建上下游协同的绿色生态圈

  单靠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推动全行业“向绿而行”,构建上下游联动的绿色生态圈成为破局关键,其核心支撑体现在三方面:

  下游协同驱动技术创新:包装、印刷等下游环节的需求升级(如冷链、生鲜领域对防水、耐油、保鲜纸基材料的需求),倒逼造纸企业研发特种功能材料,形成“需求-创新-供给”的正向循环。

  链主企业引领生态整合:龙头企业需发挥资源整合能力,联动林浆纸、包装、印刷等上下游环节,共享信息、技术与资源,将分散竞争转化为协同发展,提升全产业链效率。

  精准金融支持赋能转型:引入针对性金融工具,为绿色技术研发、设备升级等提供资金保障,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加速生态圈落地。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总经理田超表示,在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打造绿色生态圈是更高效、更理性的路径。造纸企业唯有以绿色为纽带,凝聚上下游合力,才能将“增产不增利”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实现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