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海关进口“一港通”再提速,大湾区港航协同添动能

2025-09-30

  近日,一批装载氯化聚乙烯的集装箱经国际班轮抵达广州南沙港枢纽港后,换乘“一港通”驳船转运至广州集装箱码头,在黄埔海关所属黄埔新港海关监管下顺利完成放行。这票货物的高效通关,标志着黄埔海关进口“一港通”模式落地见效,为大湾区港航物流提质增效再添助力。

  聚焦支线港远洋航线资源匮乏的行业痛点,黄埔海关深化与大湾区枢纽港的联动合作,以“一港通”模式推动资源整合——将枢纽港的国际航运优势与支线港的货源、堆场资源深度融合,通过跨关区协同构建“两港如一港”的作业体系。依托该模式,进出口货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跨关区转关调运,平均运输时间较以往缩短2-3天,大幅提升了物流周转效率。

  此次进口“一港通”的突破,更破解了此前仅覆盖出口场景的局限。“这有效解决了驳船回程运力空置问题,降低了运营成本。”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鄢萍表示,模式延伸了枢纽港航线资源的辐射范围,显著增强了支线港的吸引力与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该票货物还叠加了“内河运费扣减”优惠,平均每柜为企业减轻税负约100元。

  “报关时只需勾选对应选项,码头实时推送调运数据,不用再办其他转关手续。”广州惠尔通物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罗美玲道出了企业的直观感受,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让客户切实受益。

  下一步,黄埔海关将持续加大模式推广力度,针对性指导企业办理通关手续,叠加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等更多便利化举措,进一步加速大湾区港口群协同发展,以港航物流升级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