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6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达到160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实现翻倍以上增长。按照这一发展势头,IDC预测到2029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美元,五年间有望实现近9倍扩张。
市场竞争格局中,头部厂商的领先优势显著。从销售额维度看,浪潮、新华三、联想三家企业稳居前三,合计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凭借技术积累与全链条服务能力主导市场走向。而从出货量角度考量,浪潮与新华三继续领跑,宁畅则跻身前三行列,三家合计占有约43%的市场份额,反映出不同厂商在交付能力与市场定位上的差异化优势。
行业需求端呈现"一极引领、多域爆发"的特征。互联网行业仍是最大采购方,占整体市场近69%的份额,字节跳动、阿里、腾讯等头部企业的AI预算增幅均超60%,成为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与此同时,金融、教育、运营商、医疗健康等行业需求全面升温,多数领域增速均超过一倍——金融行业将加速服务器应用于高频交易风控与智能投研,医疗领域则聚焦基因组分析与手术机器人控制等场景,行业渗透度持续加深。
本土芯片的崛起成为市场最突出的亮点。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自主需求的双重驱动下,2025上半年中国AI加速芯片出货量突破190万张,其中非GPU卡需求增长速度远超传统GPU,已占据30%的市场份额。从品牌格局看,本土芯片市场份额提升至35%,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等头部品牌表现尤为亮眼:昇腾芯片出货量从45万片增至70万片,寒武纪更是实现从2万片到15万片的跨越式增长,这些产品凭借接近国际中端型号的性能与更低的价格,成为互联网企业推理场景的重要选择。
不过,本土AI芯片的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先进制程受限导致高端产品性能与国际顶级水平存在代际差距,华为昇腾910C等第一梯队产品的算力约为英伟达H100的六成上下,难以满足超大规模模型训练需求。更关键的是软硬件生态短板突出,软件栈兼容性不足、工具链不完善导致开发者迁移效率低,大规模集群稳定性也有待实际场景验证,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瓶颈。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在需求拉动与政策推动下实现高速增长,本土厂商与芯片品牌的崛起正在重塑市场格局。尽管核心技术瓶颈尚未完全突破,但随着生态建设的逐步完善与行业需求的持续释放,市场仍有望保持长期增长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