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1
全球经济格局调整背景下,东南亚凭借区位、市场及营商环境优势,成为产业布局热点。中国家电企业正通过新建工厂、优化供应链、深耕本地市场等动作,加大东南亚投资,推动“产业链出海”,提升国际竞争力。
一、企业密集布局,东南亚产能持续加码
2025年以来,受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区域需求升级带动,多家中国家电企业加速东南亚落子:
澳柯玛:5月计划在印尼投资约3.6亿元,建设年产50万台冰箱(柜)智能制造工厂;
爱仕达:6月宣布拟斥资不超1.5亿元,在越南打造炊具、小家电及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
TCL智家(奥马冰箱):推进泰国基地规划,分两期建设30万台冷柜、140万台冰箱产线及配套设施。
美的集团的布局更具全链条协同性。2024年3月其泰国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动工,2025年2月在泰国设区域总部,与新加坡总部形成“双枢纽”;6月还与合兴包装签约泰、印尼合作项目,以“抱团出海”整合资源。美的亚太区总裁蒋轩表示,泰国作为东南亚制造中心,美的的投入既创造本地就业,未来还将扩大产能与员工规模。
二、东南亚受青睐:产业、市场、政策三重驱动
1.产业集群成型,供应链效率提升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指出,三花智控、合兴包装等零部件企业跟进布局,形成“整机+配套”抱团格局,大幅降低物流采购成本,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
2.消费潜力释放,需求升级明显
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提到,东南亚6.9亿人口支撑2.2万亿美元消费规模(2024年,全球第五),电商扩张加速家电渗透。同时,年轻群体与中产阶级推动消费向“品质型”升级,智能家电需求增长,为中国品牌提供差异化空间。
3.政策红利叠加,产业转移机遇
RCEP生效后,印尼对中国700多个税号家电(如电视机)实施零关税,泰国为高端制造提供5%低税率。此外,泰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白电生产基地,越南聚集吸尘器、彩电集群,为企业落地提供基础。
三、深耕策略:从“产品出海”到“产业链出海”
专家建议,中国家电企业需转向“产业链出海”深度布局,关键路径包括:
本地化运营:营销端线上“自营+旗舰店”结合线下绑定本土零售;人才端组建“中籍管理+本地专业人才”团队,建本地售后实现24小时响应;生态端复制“美的—合兴”模式,联合配套企业共建产业共同体。
研发与品牌升级:设区域研发中心开发适配产品(如应对湿热气候),可收购本地品牌提速市场布局;实施双品牌战略,大众市场靠性价比渗透,高端市场靠技术与服务提升溢价,同步布局智能家居生态。
风险防控:建区域合规中心跟踪RCEP规则与各国标准,采用“多点布局+本地合资”模式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