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7
8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在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成就。会上,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提及一组关键数据:“十四五”以来,我国出口产品的“含新量”显著提升,2024年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额,较2020年增长2.6倍。这一数据背后,是中国外贸结构优化、产业竞争力升级的深刻变革。
外贸是观察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过去,我国在海外市场的优势产品多集中于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以规模和价格为主要竞争力;如今,出口领域呈现“新旧交替”的鲜明趋势,“新三样”凭借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特性,且契合全球绿色转型需求,持续领跑出口增长,不仅成为我国外贸的新增长点,更在快速成长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新三样”的崛起,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制造”的质变。这一变化清晰表明,我国出口产品已从过去的拼“数量”、拼“价格”,稳步转向竞“智慧”、逐“创新”,彰显出中国外贸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外贸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其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既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支撑,也得益于日益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体系。值得关注的是,“新三样”的范畴不仅限于实体产业,以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游戏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同样在海外掀起“中国风”——《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优秀作品,以及LABUBU等文创产品成为全球消费新宠,有效带动电影、游戏等服务贸易出海,丰富了中国文化输出的形式与内涵。
回顾“新三样”的发展历程,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新三样”精准对接了全球消费者对“高品质、新体验”的需求,顺应绿色低碳、数字文化等全球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我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持续壮大的新质生产力,为“新三样”的规模化生产与创新迭代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一过程中,海关部门也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今年以来全国海关已拦截183万件假冒LABUBU文创产品,切实维护创新企业与消费者权益;同时,中国海关坚持对内对外一视同仁的知识产权保护原则,既守护国内自主知识产权,也保障国外企业在华合法权益,既阻断境外侵权产品流入,也打击国内侵权产品外流,以公正监管为创新创造营造良好环境。
从单个产业的突破到多领域的全面铺开,从“新三样”的亮眼表现到“更多新产业、新文化”的涌现,中国经济的创新脉搏在持续迭代中愈发强劲。这种源于创新的发展力量,不仅让中国外贸在复杂国际环境中保持韧性,更赋予我们战胜困难挑战的底气与自信,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