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福建鲍鱼制品出口值蝉联全国榜首,占全国总量超九成

2025-10-23

  坐拥绵长海岸线与丰富海产资源的福建,将鲍鱼培育为特色出口水产品,已构建起“科研-种苗-养殖-加工-出口”的完整产业链,出口规模长期位居全国首位。据福州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福建制作或保藏的鲍鱼制品出口额达17.5亿元,同比增长8.6%,占同期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值的98.3%,出口态势持续稳健向好。

  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鲍鱼承载着“招财进宝”“富贵盈余”的美好寓意,这一文化认同在地缘相近、血缘相连的亚洲地区尤为显著。前三季度,福建省鲍鱼制品对亚洲市场出口16.9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省鲍鱼制品出口总值的96.2%。其中对香港地区、台湾地区、马来西亚的出口额分别达5.2亿元、4.5亿元、4.3亿元,三者合计占比高达80.1%,成为核心出口阵地。

  民营企业作为福建鲍鱼制品出口的中坚力量,前三季度出口额达15.8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省该类产品出口总值的90%,充分彰显了民营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坐落于“中国鲍鱼之乡”福州连江县的福建东鸥食品有限公司,是深耕鲍鱼全产业链的标杆企业,核心产品涵盖速冻鲍鱼、鲍鱼预制菜、鲍鱼罐头等。“我们已成功开拓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国际市场,尤其是在东盟国家深受消费者青睐。”该公司品控经理表示,“海关常态化开展的出口食品政策宣讲,以及及时推送的境外食品安全资讯,帮我们精准规避政策风险,为拓展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接下来还计划进军韩国、印度、越南等市场。”

  为助力鲍鱼制品顺畅“出海”,福州海关打出“监管+服务”组合拳:指导企业完善罐头加工等环节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从生产源头保障产品质量稳定;依托政策宣讲会、技术贸易措施速递等载体,第一时间传递境外市场技贸要求,涵盖兽药残留管控、标签标识规范等关键内容。同时推出“提前申报”“预约查验”等便利化措施,结合“一企一策”定制服务清单,构建从养殖备案到出口通关的全链条保障体系,助力企业合规稳健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