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18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东盟连续8年稳居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双方水果贸易作为核心板块蓬勃发展——东盟向中国出口热带水果,中国向东盟输出温带水果、蔬菜及水产品,双向贸易持续丰富消费者选择。
贸易规模“稳步增长”
中国—东盟水果贸易额逐年攀升,政策红利与基建优化为贸易赋能。1至5月,大理出口东盟新鲜水果6万吨、货值4.4亿元,同比增幅达248.8%和194.6%,创历史新高;广西作为东盟水果入华枢纽,2024年口岸进口水果348.9亿元、248.8万吨,国内每3个进口榴莲就有1个经广西通关,凸显贸易枢纽地位。
贸易渠道“多元拓展”
温带与热带水果的品种互补构成贸易核心逻辑:中国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东盟则以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著称。当前贸易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广西、云南通过边境口岸开展高效边境贸易;生鲜电商在越南、泰国建立直采基地,消费者可通过网络直购东盟水果,推动贸易模式创新。
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更多东盟水果正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印尼冷冻榴莲:已完成输华议定书谈判,2023年印尼榴莲产量185万吨,正寻求中方投资种植产业;
泰国高端水果:借助中老铁路效率提升与RCEP关税优惠,榴莲、山竹等品种市场占有率有望扩大;
越南新增准入品种:辣椒、百香果、燕窝、米糠获输华许可,出口农产品类别增至14个;
柬埔寨优势产品:一季度中国自柬进口鲜龙眼、木薯干、可可粉同比分别增长40.4%、879.7%、133.6%。
随着贸易合作深化与市场准入放宽,中国—东盟水果贸易正以“品种丰富、渠道多元、增长稳健”的态势持续“甜蜜奔赴”,既为双方创造经济价值,也通过“果篮子”丰富增进民生福祉与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