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程车辆出口再提速,驶向全球建设“快车道”

2025-09-22

  在青岛大港的繁忙码头,阳光洒落在一排排崭新的国产工程车辆上,车身闪耀着金属光泽,尽显工业制造的磅礴气势。近日,204辆国产工程车辆在青岛海关所属青岛大港海关专业且细致的监管服务下,有序驶上“阿木轮”号船舱。这批工程车辆品类丰富,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应有尽有,它们即将开启远洋之旅,奔赴海外助力当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异国土地上大展身手,为全球建设添砖加瓦。

  当下,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涌动,众多国家积极投身于交通、能源、建筑等领域的建设。新兴经济体不断崛起,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对完善基础设施的需求极为迫切;发达国家也致力于既有设施的更新换代与升级改造。在此大背景下,工程车辆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得力干将”,市场需求水涨船高。而青岛口岸,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扼守东北亚经济圈关键节点,连接着国内广阔的制造腹地与海外庞大市场;加之当地政府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政策扶持力度大,办事流程便捷高效;再搭配上青岛大港海关提供的高效便捷通关服务,使得青岛口岸脱颖而出,成为北方地区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出口的“黄金通道”。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青岛大港口岸出口工程车辆达3.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20%的增长,这一数据彰显出青岛口岸在工程车辆出口领域强劲的发展态势与巨大潜力。

  为全力保障工程车辆出口高效顺畅,青岛大港海关积极作为,主动与相关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海关工作人员化身企业的“贴身顾问”,常态化为企业提供通关指导,及时解答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从报关流程到单证准备,事无巨细。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工程车辆出口涉及物流环节多,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涵盖范围广,周期漫长且易受多种因素干扰;港口堆存场地有限,车辆存放面临压力等问题,青岛大港海关巧用智能卡口这一科技手段,精准掌握车辆进出信息,并结合“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创新型通关便利化措施,大大简化了出口流程。过去,工程车辆从申报到装船可能需要耗费数天时间,如今通过这些优化措施,时间大幅缩短,为企业开辟出一条国产工程车辆出口的便捷高速通道,极大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了综合成本。

  “今年以来,工程车辆出口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周边区域内徐工、山推、临工等多个国产品牌产品源源不断销往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青岛大港海关物流监管科科长刘兵介绍道,“海关将持续发力,优化整合各类资源,进一步挖掘提升口岸通关效率的潜力,全力保障国产工程车辆出口一路顺畅。”在全球市场的舞台上,国产工程车辆正凭借可靠的质量、先进的技术和高性价比,逐步赢得国际市场认可,未来,在海关等多部门的协同助力下,国产工程车辆有望在海外市场书写更为辉煌的篇章,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