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2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近日联合制定《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通过建立中西医临床协作长效机制,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能力,提高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疗效,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提升疗效,强化多学科联合攻关
《办法》明确指出,项目牵头单位和协作单位应加强合作,通过共建共享实验室、研究室等形式,围绕协作病种,深入开展多学科交叉协作及联合攻关。聚焦于提升临床疗效这一核心目标,组织开展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如发明专利、研发中药制剂等的转化、应用及推广。这意味着,在重大疑难疾病的攻克上,中西医不再各自为战,而是形成合力,利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全方位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肿瘤治疗领域,西医的手术、放化疗能够直接针对肿瘤病灶进行干预,而中医则可以通过调理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中西医临床协作,整合双方优势,有望显著提升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存预期。
明确建设内容,全面推进中西医协作
除了科研攻关,《办法》还明确了加强中西医协作队伍建设、制修订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等方面的项目建设内容。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培养既精通西医知识,又掌握中医理论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中西医临床协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规范临床实践,确保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目前西医在急性发作期的抢救与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中医在疾病的预防、康复以及慢性期的调理上独具特色。通过加强中西医协作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能够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治疗服务,从疾病的预防、发作期治疗到康复阶段,全程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项目意义重大,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是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的重要建设任务。项目围绕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病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中西医协作网络,建立健全中西医协作机制,加强中西医协同攻关。其目标是形成一批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撑、可推广、疗效确切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发布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并在协作网络内开展推广和优化,不断提高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疗效。
自2024年12月正式启动以来,该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并实施全过程评价管理。随着项目的推进,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面的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将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促进中西医融合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重要力量。例如,在一些传染病的防治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临床协作项目的深入开展,有望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为全球传染病防控提供中国方案与智慧。